黄杨木圆雕以其古朴文雅的色泽、精致而圆润的制作工艺,且适宜把玩和陈设等特点,一直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而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则是收藏界难以收集的精品。存世较少,仅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收藏有20几件,民间绝少见。
浙江的乐清、温州两地,是我国黄杨木雕的重要产区之一。黄杨木是热带、温带较常见的常绿植物,我国的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黄杨科树种有4属100多种。黄杨木生长非常缓慢,温州本地的黄杨木植株较小,一般要生长40、50年才能长到3-5米高,直径也不足10厘米,所以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艳丽,有的呈蛋黄色,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刻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别具特色,十分逗人喜爱。温州地区成为全国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区与朱子常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根据目前可考资料证明,朱子常是本地区最早利用黄杨木进行雕刻的,朱子常对当代本地区黄杨木雕的技艺和风格有很大影响。
朱子常,名正伦,字子常,晚清黄杨木雕的杰出艺人,由于他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故当时人们称为他"伦仙"。清光绪二年阴历二月初二日(1876年2月26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市城西街一个清贫的画匠家庭里,五岁丧父,因家境清寒,寄养于外祖父家。在外祖父的影响下,对造型艺术发生了兴趣。九岁开始,先后师从大舅你陈汝斌开始塑佛像,向他的姑丈潘雨庭学习泥塑、雕花技术和髹漆画以及龙灯木雕和木偶头面雕刻。朱子常在师傅的带领下,游历四方,饱览浙南名山大刹,广泛地接触到很多前人的造型艺术和壁画的真迹。他勤奋好学,又独具灵气,10岁时已会捏泥塑36尊仙官,20岁左右又学会了雕花技术和髹漆画,经过他10多年的勤学苦炼和雕塑实践,技艺已大有长进,兼收并蓄舅父的古意工整和师父的豪放有力,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这个时期,朱子常在浙南广大地区的众多寺庙里创作了不少有艺术价值的泥塑佛像作品。
朱子常较行从事黄杨木雕创作与当时民间舞龙档的习俗分不开。乐清因地处瓯江口岸,经常洪水泛滥,淹及农田,人们为消灾避邪,用樟木等制作龙尾,龙头和龙身,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落灯时,各村都盘舞自己的龙档祈求平安,并相互媲美,一般龙身有十切共二十四档,每档插上立体圆雕单一人物,后来逐步发展为每档插上双人或双人以上群雕人物。其内容有戏曲、佛像以及民间故事,如"姜子牙挂帅"、"郭子仪拜寿"、"甘露寺招亲"等。龙档造型层次分明,人物雕刻生动精巧。朱子常也常参与龙档木雕和木偶面雕刻活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国内因发生义和团运动,动乱致使很少再有人出钱修建寺院了,塑造佛像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就在这种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友人的启发下,促使朱子常由泥塑艺术结合自己的木雕技术,尝试性首创了富有艺术价值的黄杨木雕人物圆雕,并获得了成功。黄杨木,浙江民间一般用作镶嵌材料,如家具面板或屏风镶嵌图案,也常做成镂雕折枝花卉纹或人物纹的吉子花(北方称卡子花)点缀家具,极少做案头摆设的圆雕人物,朱子常的尝试,为黄杨木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黄杨木雕经济价值较高,所以他很少出门塑像,便在家专心致力于黄杨木雕这门新艺术钻研和创作,并以此为职业。
宣统二年(1910年),由温州商会推荐他的黄杨木雕人物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博得好评,获得了仅次于超等奖的优等奖。1915年,作品"捉迷藏"在美国国际巴拿马赛会上又被评为二等奖。从此,他的声誉迅速传播开来,由于朱子常在雕刻工艺上的杰出成就,黄杨木刚露头角,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成为客商争购的对象,求他作刻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上中层人物也以黄杨木雕作为礼品互相馈赠。当时因朱子常技艺好,名望高。朱子常开始带徒弟。这就逐渐形成了以朱子常为代表的艺术流派。 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最早是元代的遗物,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雕圆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明、清以来,黄杨木雕刻继续有所发展,明代中叶至清初的竹刻名家嘉定派的朱鹤、朱稚征"三朱"及金陵派代表人物濮澄等,也以竹刻的手法创作葫芦瓶、笔筒等圆雕作品,但仅仅是竹雕艺术的付产品,真正大规模从事黄杨木雕刻创作,并最终成为一种地方工艺美术著名品种,则只有是朱子常首创的乐清黄杨木雕。
从收藏最丰的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市博物馆来看,朱子常最擅长人物形象的刻划,作品生动逼真,他的黄杨木雕题材内容广泛,包括历史人物、佛像、小孩、仕女、劳动者及肖像等;刻划都很成功,尤以婴戏和佛像最突出。
朱子常晚年的时候身体逐渐衰弱,疾病缠绵,40年代开始抽鸦片,平时一般不再创作。据朱子常仅存的一位徒孙张始周介绍,每年端午节,别人要送东西给朱子常,朱为了还礼,就招徒子徒孙来一起做,粉雕、打坯等活,可能由徒弟干,但雕刻脸、手等关键部位,肯定亲自雕刻,最后的修改也肯定自己干。对作品绝对一丝不拘,不满意的作品绝不送出去。1932年,朱58岁时,因拒绝当地伪警察局长作刻,被两次非法挽留入狱,使他精神和肉体上受到重大的摧残。1935年农历3月初3日,他终因旧疾复发而去世,终年60岁。
朱子常的黄杨木雕已经把传统的黄杨木雕工艺发展到了极致,后人至今也很难逾越,当代黄杨木雕艺术已另辟蹊径,各有千秋,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已成传统黄杨木雕的绝响,也就成了众多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