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解读刘溢作品中的性(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解读刘溢作品中的性(图)

解读刘溢作品中的性(图)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低碳女》2008年 新浪收藏配图 《低碳女》2008年 新浪收藏配图 搓麻将的女人 新浪收藏配图 搓麻将的女人 新浪收藏配图 《苏武牧羊》2007年 新浪收藏配图 《苏武牧羊》2007年 新浪收藏配图

  第一次被刘溢“点击”应该是一幅叫“四个女人打麻将”的油画。已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只是描述者的情绪给我留下非同一般的印象,但有些许芥蒂,因为那难以掩饰的“兴奋”底下所牵连的“性”,猜想不过又是一个拿“性”做文章的画家吧。

  第二次被刘溢突袭来自《地图的发现》的作者杨浪先生,以他不俗的品味也大赞“四个女人打麻将”的作者牛X,看来除了“性”还真有些值得观看的内容。于是放下假正经般的矜持,在网上搜出“四个女人打麻将”,发现作品的名字是《2008 北京》,创作时间是2005年,画面中四个半裸的妙龄少女在炕上打麻将,一个穿肚兜的中国小姑娘站在一旁,冶艳、荒诞、晦涩、隐喻、调侃、挑逗,甚至带着天真与诚恳,的确是一幅令人浮想连翩的作品。

  就是这样一幅奇怪的油画,在互联网上迅速制造了话题,迄今为止保持着全世界网络点击量第三的纪录,第一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第二是凡?高的《星空》。 有人说刘溢的画关注度高是因为其中的“色情”含量,也有人说源于画中的情节影射大环境与时政,还有人说画家扎实的技巧着实令人信服,甚至更有人说画家虚构的梦幻场景让人似曾相识……

  最近,听说刘溢的这幅《2008 北京》将在2012年的保利秋拍中出现,带着强烈的好奇我们走访了画家位于北京望京的住所,刘溢夫妇很热情,回答了关于创作与生活的提问。除了扎着一个蓬开来的马尾辫让人自然链接“画家”外,刘溢在回答过程中的诚恳理性态度,与他画作的张扬魔幻拉开了距离,使他似乎更像一位学者。

  关于《2008 北京》

  《投资者报》:您是什么时候创作油画《2008 北京》的?当时为什么要画这样一幅作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版本的解说?

  刘溢:这幅画我前后画了两张,2005年第一张被多伦多的经纪公司RED INK拿到纽约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卖掉了,后来又画了一张,被东南亚的一个藏家获得。我当时是为中国画的这幅画,但都被外国人先下手收藏了。我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彻底的民族主义者,但无意中就表现出很多民族的特点,像文身一样,比如画面左上的标准像(其实,标准像本身就是中国人形象思维中非常典型的概念),是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的重叠,最后的效果有些像袁世凯,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吧。最早,我只在雅昌当时的“西画版”论坛上用“大椿”的网名,贴过两次图片和几张步骤图。结果被一个网友转发到“天涯论坛”,一周后竟然产生了20万的点击量和2000多条回帖。观众们从画里读出很多玄机,其实重点在于观众愿意解读,这恰恰印证了我画画的初衷,那就是让观众眼前一亮。但如果我把这个题材画成白描,观众就难有现在的热情,所以令人信服的技术含量也是不可缺少的。

  从《我讲金苹果的故事》到《2008 北京》

  《投资者报》:您1989年曾创作了一幅油画《我讲金苹果的故事》,其中也是5个女性,《2008 北京》与23年前的创作是否有内在的联系?

  刘溢:如果有形式上的联系,也是巧合,并没有故意为之。《我讲金苹果的故事》是西方中心论,中国人只是旁观,还远没有参与其中。到《2008 北京》完全是中国中心论了,在中国的情景里打中国的麻将。好玩的是画《我讲金苹果的故事》时我还没有出国,1989年国内很活跃, 那几年的离婚率在历史上处于相当高的阶段,我们不去评价,只能说明社会处在一个巨大变化的阶段。这幅作品中有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安格尔的大浴女、法国画家布歇的人体、玛丽莲?梦露,中国女孩在一定距离之外侧目观瞧,表现出中国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只是看到很表面的东西。画完之后,在夏小万的建议下拿去参加当年的现代艺术大展,栗宪庭看到作品后说,干脆就半行为艺术半油画吧,于是用纱布和橡皮膏对作品进行了局部处理,以照顾当时的公序良俗。有意思的是,这幅表达被西方世界影响的作品却被国内藏家收藏了。

  对于“性”的解读

  《投资者报》:您在画作中大量描绘人体,“性”、“女性”与“男性”在您的作品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涵义?

  刘溢:印象派之前画家倾向于表现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内容,印象派之后则倾向于表现个人的、极端的东西。我的绘画涵盖整个美术史的各个阶段,我极端讨厌在作品中表现纯个人的东西。在中西方美术史的对峙中 ,“性”是非常突出且容易被国人认知的。在中国的任何时代,“性”都是被掩盖和压制的,如果政府要管得严一些,必然要严格管理“性”。比如,国外有非常成熟的“成人市场”,有较为宽容的态度,但实际上整体相对有原则和标准。目前国内社会虽还没有公开承认老百姓的“成人生活”,但一些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式,这跟中国历代“三妻四妾”的传统有关系。我不愿通过艺术赞美或批评任何事情,只想表现我对社会的印象,不做任何道德判断。观众似乎更喜欢这样。

  在中国文化中,“女性”称为阴,“男性”为阳。所以我的阴阳系列实际上是我的女性和男性系列。在我看来,女性更擅长情感交流并更接近大自然。相对的,男性则更擅长以符号做交流并更好地观察自然。就内容而言,我画的女性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而我画的男性揭示了人为逻辑之间的矛盾。我运用传统的写实技巧描绘女性。男性则更多使用了概念和符号的方法来描述。

  然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女性与男性重叠的特性,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成为“人类的本性”的一个部分。当我画男人或女人,往往揭示了在社会生活中的 “人的本质”。骄傲、尴尬、矛盾等等,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经验。我猜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作品吸引人们投入感情,愿意给出各自版本的解读。

  关于幽默与“顿觉晤”

  《投资者报》:在今年1月出版的油画作品文集《作品的背后》中,您曾表述“艺术创造多是依托梦的经验,利用白日梦的空间,通过幽默的方式,以获取顿觉晤之效果的那么一种活动”,您怎样找到这样一种态度的?

  刘溢:是的,我喜欢用喜剧的态度去表现,因为悲剧表现的是经典,喜剧表现的是精神。“笑”是人除了“性”之外最低层次的需求,喜剧精神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越现代的艺术形式就越尊重“笑”,说明人类向民主进步了,尊重“笑”就是尊重民主。“笑”的等级中越多理解越高级,“幽默”把大家都理解了,把自己也理解了,通过对历史的不经典表现,然后以“笑”来面对明天。

  梦不仅是艺术家的特权,如果说旋律思维必须靠训练获得,那形象思维就是每个人的生理必需,因为任何人都要睡觉,睡觉就必然做梦,梦就是形象思维。在梦中人是被动的,艺术家绝对不是靠梦来完成创作,而是通过白日梦来达成。这就要说到“顿觉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完全陌生的场景中突然感到似曾相识,是梦让你来过这里,告诉你一个超时空超意识的东西。如果艺术家够聪明,完全可以利用人们的梦,由于梦的经验人们可以接受与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艺术家应该把梦看作一个市场。

  关于艺术起源有模仿说和游戏说,事实上,我在游戏说体系中。对我来说艺术是起源于幻想和自我陶醉,我莫名其妙地看到一个美的东西就去表现,并非常幸运地保持下来。

  追补的两个问题

  结束了对刘溢的采访,特别是在与刘溢夫妇探讨了星相学之后,对这个家庭和这位“油画工作者”(在采访中刘溢更愿意这样称谓自己)的好奇有增无减。回来又快速浏览了《作品的背后》、《六胖子油画技法》以及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中篇小说《潋滟白洋淀》,发现文章还远远没有做完。于是又通过电话补问了两个问题。

  《投资者报》:您在油画创作中总结出了《六胖子油画技法》,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目前在国内反响如何?谈一谈这个画法的优点和局限。

  刘溢:《六胖子油画技法》是我和油画修复专家司徒勇先生合著的,今年8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刷3000册,出版一周后再版,这在专业工具书中是很少见的。我很自信地说,两年后“六胖子油画技法”将撼动目前学院派的教学系统,五年内会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被介绍到国外。

  五年前,我在雅昌网的论坛开始与国内的朋友交流油画技法,2006年5月我开了一个帖子,当时限定6个网友可参加讨论,帖子的题目是《六胖子画室》,这就是“六胖子画法”的来历。这种画法是传统写实油画风格的现代演绎,它的特点是充分利用革新了的画材,快速有效地实现古典大师的经典油画之面貌。具体包括:利用丙烯底料和醇酸树脂做为画底, 混合运用三堆色和冥灰色手法等。它与目前国内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但更有效率,并且可以弥补目前学院派色彩教学上的偏差。前几天,栗宪庭评价我的画时说:刘溢以特有的冥灰色将自己与现实世界隔裂,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局外人。当然,我不希望人们把这个画法八股化,教条化,它应该还有继续演绎的空间。

  《投资者报》:您在2010年2月的《北京文学》杂志上曾发表中篇小说《潋滟白洋淀》,其中的人物“水花”与您的画作《泥女》有联系吗?

  刘溢:白洋淀是这两个作品相似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熟悉的环境,《潋滟白洋淀》中,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被比喻成一个乌托邦。因为,外部的世界更加悲惨,没有希望。水花的命运也是绝望的,只能那样死去。而《泥女》却不同,同样是白洋淀,一群孩子在对岸代表了旧的生活,两个女孩冲破了桎梏,走到了对岸,充满了希望。

  有趣的背反

  有个很明显的事实,不论刘溢如何用了1/3的篇幅在《作品的背后》中详尽阐述自己关于“笑”、“幽默”、“喜剧”的美学,在他的直接叙述中怎样渲染“快乐的释放”是他着意传达的化学分子,在他的作品中更直接让人感受到的却是末日的哀伤,有些甚至是锥心的刺痛。一位颇具水准的男观众说:“我从刘溢的大部分画作中看到了死亡,在这些女性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平时不忍目睹不愿正视的一面,这些画让我们每一个人深刻地反省自己。”

  如果说刘溢散布“快乐”的初衷与最终的效果大相径庭,那么他目前对色彩的利用确实更具有“背反”的逻辑。从“六胖子油画技法”的发明来看,刘溢一改中国艺人的感性传统,而是以西方式的理性精神,将新材料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尽量标准量化,如科学实验室中总结出来的定律,让完全没有彩色功底的初学者都能很快掌握。不夸张地说,刘溢对当代油画技法的发展,的确做了一件非常实在且重要的贡献!本来,“六胖子画法”的发明,是为了多快好省地表达出更接近自然的丰富色彩,他却观念性地坚持把不同环境光线下的人体都趋向于表达成近乎夸张的白皙,有的甚至接近死人的肤色。或许,是否因为画家潜意识中的木讷与善良,希望把更广阔的色彩空间留给后来的因“六胖子画法”而得益的后辈们?但不论怎样,刘溢的确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油画坛的一朵奇葩,一股新鲜向上的力量。

  艺术的波西米亚

  目前,刘溢在国内完全游离于体制之外,没有参加过任何官方和民间组织,没有参加过任何联合的美展。今年春节期间,在一个艺术基金的赞助下,他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个展,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内举办个人巡展的第二站。虽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开幕式,但观众热情高涨,队伍一直排到了南京路上。据说那是上海美术馆迄今为止的第三次火爆,第一次是印象派画展开展,第二次是上海美术馆免费开放的第一天。

  对于刘溢画作的观众,还有一些值得了解的信息,一并罗列如下:

  他曾经与陈丹青、夏小万、朝戈、王沂东、杨飞云等,于“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也是目前在北美市场发展得最好的中国艺术家。

  他很少看别人的画展,甚至到了巴黎不去卢浮宫。

  他赞赏爱因斯坦对于信仰的态度——“我不相信任何牵涉人世的上帝,而更愿意相信斯宾诺莎所指的万物和谐的上帝”。

  他喜欢裴艳玲,观摩林兆华导演的 “戏剧到底是什么”的戏剧展时,裴艳玲的素身表演对于他来说可谓传统艺术的活化石,可谓世纪绝唱。

  他熟稔爱略特的诗句:“我不给你看朝阳,它在早晨迎接你;我不给你看落日,它在傍晚跟随你;我只给你看现实,它在一把泥土里。”

  他在深究《麦田守望者》的过程中,曾有意在纽约中央公园边上与作者家相似的酒店住了几天,间接体验美国 “垮掉的一代”的独立、放浪与令人惋惜。

  他有位生来自信的着迷于星相学的妻子。她一口流利的英文,喜欢练瑜珈,不仅获得了N多学位和专业资格,还曾成功地经营过在多伦多的画廊,与夫君胼手胝足共同铺就了今天一家人的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的日子,但夫妻俩却一致认同婚姻的局限性,它是保护社会个体的机制,同时也是限制人性发展的形式。

  他有个幽默的小女儿,豆蔻年华,天真烂漫,经常与父母在家里“再现”电视中可笑与滑稽的节目。

  他发现自己的生日与米开朗基罗同月同日不同年, 他是双鱼太阳,金牛月亮,米大师是双鱼太阳,天蝎月亮,也是星相上与他最相近的艺术家。但自忖在潜意识方面比米大师笨。

  他把自己当作艺术的流放者,“周围人的态度更能调整我的世界观。我在有意无意地实践着艺术的波西米亚。”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