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敏婕
“我希望能为湘江造一座雕塑,立于湘江之畔,就像黄河边上著名的《黄河母亲》一样。”新任省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家雷宜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湖南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城雕。
雷宜锌说,好的城市雕塑代表一座城市的风格和精神。正如他为长沙创作的黄兴路步行街“老长沙”系列和芙蓉广场“浏阳河”等雕塑,已经成为令长沙人自豪的地标。2004年,长沙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城市雕塑规划,根据该规划,长沙至2020年将新增600多个城市雕塑。雷宜锌当时是参与规划的专家之一,但令他郁闷的是,好不容易定下的规划,如今似乎成了一纸空文。
经常去欧美国家访问的雷宜锌总羡慕当地的艺术环境,“很多西方国家都立法规定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费用中的百分比,比如你修一条路,至少要有一部分要用于公共艺术,美国的比例是1%到3%左右”。
现在很多城市都规划了绿化带的比例,但雷宜锌认为,城市不仅要重视绿化,还要重视美化,使市民能得到更多艺术熏陶,“比如长沙正在建地铁,但如果仅仅贴高档瓷砖、用不锈钢扶手,我觉得不算是有艺术美感,如果请艺术家设计和创作作品,那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因创作美国华盛顿广场上的马丁·路德·金雕像而蜚声国际后,许多地方点名要雷宜锌做雕塑,欣慰之余,他却担心人才储备远远不够,“我一年能做5到10件雕塑已经很多了,但如果以后一年能有100件的机会,就需要更多优秀雕塑家来做。”
雷宜锌坦言,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对艺术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够。年轻人都喜欢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因为这些地方的艺术氛围浓厚,展示机会远多于长沙,“你看歌唱家宋祖英、作曲家谭盾、画家李自健等等,有几个真正出名的艺术家回到湖南?”他自嘲之所以拒绝了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的邀请回到长沙,是因为自己“讲一口塑料普通话,离不开剁辣椒,因此到哪儿都不适应”。
社会活动渐多的雷宜锌很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以前不愿意有政治身份和社会头衔,怕耽误自己的艺术创作”。但当了政协委员后,他发现自己有了更多跟政府对话的机会,尽管一年只开一次会,但还是能利用机会向领导反映问题。
比如长沙烈士公园内的烈士塔在建立之初便留出了几面浮雕的位置,本意是雕刻湖南革命英雄事迹,由于经费缺乏多年来一直空着,他们现在想请雷宜锌雕刻,但“他们连买材料的钱都不够,更别说我的报酬了”。今年长沙“两会”期间,身为文化艺术界委员的雷宜锌向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反映这个问题,陈润儿对他说“我们改天一起去看看”,令他至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
雷宜锌因此希望能有更多的文化界名人能当选为政协委员,“可以使更多领导和公众关注自己,从而关注自己所代表的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