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泼墨如海、群芳争艳的鲁南画坛上,有一株俏然而生、俏然而开的奇葩——她就是吴广君同志的版画。
版画源于中国,14世纪传入欧洲,是为“复制木刻”;而人为现代意义上的“创作木刻”回转“娘家”,则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时鲁迅先生称之为“崭新的艺术”,没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和较为全面的艺术素养,断难可为。
吴广君同志早在50年代末就选择了这种“难为”的艺术,不断发表版画作品。他坚持鲁迅先生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继承30年代版画创作的优秀传统,执着,却非固执,象一头开荒牛,在版画园地上捉刀不辍,辛勤耕耘,从沂蒙的峰峦到微湖的鸭群,从农家小院到劳动工地,从领袖名人到渔女农夫,从疏林秋色到果园逢春,他均能形诸笔端,成于刀锋。他运用传统而又有创新的刀法,兼收姊妹艺术之长,在30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清新朴实、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或黑白,或套色,或水印,路路皆通。其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严谨的构思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版画创作一般不能象纸上水墨写意那样便于“临场发挥”、即兴挥洒,故而精心构思对版画来说更为重要。而追求音乐的韵味,诗的意境和悟后的哲理,正是吴广君版画创作的艺术匠心所在。且不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以视角独特、构图新颖见长的《春暖》,近年的获奖套色木刻《无题》也极为典型:横卧着“泰山石敢当”的高大石墙缝里,挺着一株弯曲但瘦硬的小树。这本是司空见惯的小景,经过版画家的典型处理,突出了环境与主体的极不协调,高大的石墙与矮瘦的小树,石块石墙的冷色与几片树叶的绿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产生了一种使观者触目惊心、震聋发聩的艺术效果。近几年来,吴广君的作品多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甚至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水印木刻《春的旋律》,画面是鲁南地区特有的场景:几个果农在为果园结拦绳。妙在五条平行的拦绳象乐曲线谱,而果农则成了线谱上一个个活动的音符,目接实景,意在景外,这是版画家的独特发难看出艺术家人格的自然流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30多年来,吴广君同志在国家级和省级发表和参展的作品多达130多件,是我市最早在《人民日报》、《红旗》、(《求是》)杂志和《人民文学》等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的唯一画家。版画“藏书票”先后在我国和意大利展出。在“山东十人版画展”中,其作品倍受青睐。他早已被接纳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中国美协山东分会会员。无论是从创作实践上还是从艺术成果上讲,他在鲁南乃至山东美术界均为佼佼者。吴广君同志现为我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去年被选为枣庄市人大代表、滕州市政协委员,前年被山东省文化厅、省人事局授于“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和党政组织对吴广君艺术成就的认同与褒奖。
唯其难为,尤显可贵。祝愿吴广君同志和他开辟的我市版画园地育更多的“茂林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