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
文/记者 金叶
资料及图片/董理提供
彩绘人面镇墓兽为西魏时期的文物,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汉中市崔家营,高3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镇墓兽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到宋元时期墓葬中常被放置在墓道的压胜、驱鬼之物。镇墓兽形制变化多样,狮形人面只是南北朝时期的状态。
人面兽身镇墓兽有着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造型上的独特表征,与相隔甚远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而且功能上也彼此接近。相隔浩渺的时空,为何会产生了这种巧合?从神话学角度上看, 人类文明历史上都有动物崇拜阶段, 而从对动物的重视转为对人的重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它一般要经过“动物崇拜-人兽同体-神人同形”的发展阶段。动物崇拜一般是史前社会的伴生物,而人兽同体阶段大致在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早期,诸神的形象多为人首兽身或兽首人身。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正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很难准确说什么时候进入人兽同体阶段,不过据考证,黄帝、蚩尤等先祖们最初皆为兽形。直到宋代的墓葬中,还有不少人首蛇身、人首龙身、人首鱼身的怪俑出现。镇墓兽正是人兽合体阶段的产物,它逐步由兽向人形演变同整个规律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镇墓兽与狮身人面像在人兽合体这一阶段的相似,是有着内在的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