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原
从吴为山作品的拍卖记录来看,2006年至今,其成交价均为六位数。
其中2006年做的《老子出关》,在2008年6月西泠拍卖中以61.6万元成交,成为拍卖纪录可见的个人最高价。但采访吴为山的时候,他说自己的作品从不上拍,“我不会把作品拿去上拍的,拍卖场上看到的都不是直接从我这出去的。我相当于农民,自己种瓜,来我地上买的都不会是赝品。”
早在1996年,吴为山便应荷兰政府之邀为荷兰女王贝娅特里克斯雕像。自1998年始,吴为山先后在美国瑞曼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联合国[微博]澳门教科文中心、台湾中央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京酉福画廊等举办个人雕塑展。2006年7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九家单位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该展先后巡展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江苏省美术馆。吴为山的作品见藏于中国美术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美国檀香山博物馆、巴黎第四大学以及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等。
但在国内,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雕塑总容易被人认作配角。对于国内传统的收藏而言,唱主角的往往是适于收藏的架上绘画,在雕塑的收藏中,佛像是主流。
2005年左右,雕塑市场开始有了起色。在2005年的苏富比[微博][微博]拍卖会上,蔡志松[微博]的《故国·风1号》青铜版第九件以6万港元成交价创下当时内地雕塑家有史以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最高纪录。同年,展望[微博]与隋建国合作的《五大书记像》以特殊性取胜,以121万元人民币成交。随后,隋建国、展望、李象群、吴为山、向京[微博]等为代表的雕塑市场兴起。
近几年,各地涌现出各种雕塑沙龙,重要艺博会上的雕塑作品也越来越多,雕塑艺术家的个展纷至沓来。2008年,西泠印社在春拍中推出国内首个当代雕塑作品专场,而到2011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中国雕塑”专场时,上拍的60件当代雕塑作品已经以高达98.33%的成交率收场。
随着传统买家对雕塑的认知逐渐深入,一批由精英人士与海归组成的新晋买家开始进场,雕塑市场的情况也有了改善。但年轻买家在选择雕塑作品时往往有着艺术形式重于题材的选择倾向。
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绘画领域已经接近饱和,雕塑市场的冷僻和低价位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利用这个机会,展示雕塑的艺术价值,是改变雕塑市场“有价值、无价格”现状的契机。
再看国际市场,早在2002年,佳士得[微博]就以143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了瑞典雕塑家贾科梅蒂的《站立的高达妇女》,而在2005年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上,罗马尼亚雕塑大师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空中飞鸟》又以2745万美元成交,2010年伦敦苏富比拍场上,贾科梅蒂的青铜雕塑《行走的人》更是以6500万英镑成交。据了解,欧美市场拍卖价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不在少数,而相较之下,国内雕塑市场近两年刚开始突破百万的行情,的确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