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艳涛)3月16日,礼泉县一村民在果园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经文物部门发掘,石刻竟然是唐代石虎,疑为昭陵陪葬墓文物;17日,该县一果园内又发现一唐代石人。
3月16日,礼泉县烟霞镇上营村业余文保员高联社报告,其在果园内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礼泉县田野文物保护大队人员赶往现场,将石刻挖出,发现是一件未经打磨的唐代石虎,通高108厘米,两耳竖起、双目圆睁,身上还有凿痕。由于石虎出土处距离昭陵一陪葬墓比较近,而且当时该陪葬墓没有发现石刻遗存,这为该陪葬墓增添了新的地上文物。
17日,礼泉县文物部门接到电话,有人准备在叱干镇王桥村一果园内偷盗埋在地下的石刻,文物稽查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石刻周围的泥土已被挖开,石人头朝南脚朝北,面朝下侧身而卧。石人通高191厘米、人高169厘米,接近真人大小,躯体未经打磨留有雕凿痕。头戴小冠,身穿阔袖长袍,手残,其下有环首仪刀,石人背部平直为初唐风格,初步判断为初唐石刻。
目前,新出土的石人、石虎已移交昭陵博物馆收藏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