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一个犯错的孩子,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保护古代文物
克佐
“丁锦昊到此一游”,这几个汉字出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一名中国游客为此感到“无地自容”,拍下来发到网上。网民们愤怒了,搜索出“丁锦昊”的详细个人信息,痛骂其素质低劣,“给祖国丢脸”。
丁锦昊的母亲通过媒体“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但是很多网民不买账,认为必须“向全中国人民道歉”,并且只有道歉是不够的,甚至希望埃及方开出百万美元的罚单,让丁氏倾家荡产。
这种“清除民族败类”的激情和行动,和丁锦昊的“丢脸”行为之间,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尽管人们一再提到那些壁画是3500年前的文物,但只是为了说明它如何价值连城,巍巍然不可碰触。很少有人想到,文物的价值在于传承文明,而文明的核心是人的尊严。如何对待一个犯错的人,何况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保护古代文物。
首先,孩子的行为来自模仿。丁锦昊的父母受到谴责,咎由自取。然而,在这件事上,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为小丁“丢脸”而愤怒的人们,应该想一想,跟很多人一样,他题壁留言不是想要“丢脸”,恰恰相反,是为了“长脸”。留下纪念的文字,全世界随处可见。但是,把题字跟脸面和身份挂钩,是至今仍在延续的中国文化。只要领导人还在到处题字,而且还被奉若至宝,你就不能指望孩子们认为题字“丢脸”。一些博物馆或者展览厅,赫然挂着一些有身份的人粗陋的题词或者留影,如果你不为此感到愤怒,去人肉搜索,要求道歉,那么对一个孩子的过度谴责,就有避重就轻、欺软怕硬之嫌疑。
有一句顺口溜描绘中国游客的形象:“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去一问,啥都不知道。”这也说明对他们来说,“到此一游”最为重要。只不过拍照不像题壁,不会破坏文物。不如此又怎样呢?我们所受的教育里,有关文物、艺术的人文趣旨,都变成了一道道枯燥的考试题。更何况,现实生活中,千年古刹说拆就拆,世袭民居转眼不见。要想让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见到文物,突然心生敬畏,流连忘返,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
其次,过度紧张的“国族面子观”,留给孩子的也不是好的榜样。这件事闹得这么大,主要不是因为小丁污染了千年文物,而是“把脸丢到了国外”。而写在自家长城上,基本没有大碍。
在国外参加活动,我也经常见到国人对于“同胞丢脸”的焦虑。有一次,一位女士认为同伴“不懂社交礼仪”,对她当面呵斥,其粗鄙无礼,远甚于对方的“失礼”。随后她发现外国人也很随便,又赞扬人家“不拘小节”。她可能不知道,礼仪之要,在于对人的尊重,让人们舒适相处,而不是比谁更“懂规矩”。
这种对“国族面子观”的过度焦虑,往往导致对事实的夸张描述。在丁锦昊事件的讨论中,我就看见有人说德国火车本来不查票,见到华人上车就立即查票,显然不符合事实。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为全世界人都抱着种族意识不放。
在最初披露此事的微博中,那名游客也记录了埃及导游的反应。在痛惜文物被污的同时,导游安慰为“同胞”(其实只是汉字)道歉的游客说,“这不是你们的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埃及导游至少知道,错误发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在对这些原因的检讨中,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攻击孩子——这种行为和文明之间的距离,比玷污文物更加遥远。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