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潘鹤:岭南风味不是刻意营造的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潘鹤:岭南风味不是刻意营造的

潘鹤:岭南风味不是刻意营造的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潘鹤,1925年生于广州,著名雕塑家。先后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艺术创作,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CFP供图   潘鹤,1925年生于广州,著名雕塑家。先后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艺术创作,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CFP供图 《珠海渔女》是珠海城市标志之一,也是潘鹤的初恋印记。CFP供图 《珠海渔女》是珠海城市标志之一,也是潘鹤的初恋印记。CFP供图

  要梳理岭南文化名家,“潘鹤”一名自然不可遗漏。88岁高龄的潘鹤,逃过难、经历过“文革”、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都没放弃过雕塑艺术。从艺70余年,他的数百件作品屹立于国内外几十座大城市。直到今天头发花白,他仍然对自己的作品津津乐道。在他看来,雕塑除了是对艺术的寄托,还是对社会时弊的针砭。这次,潘老先生与我们聊了不少他对雕塑艺术的情感与期盼。

  本报记者/王睿

  岭南文化名家专访

  户外雕塑VS室内摆设

  “雕塑的出路在户外”

  潘鹤说过:“雕塑的主要出路在户外,而户外城市雕塑的出路在广东。”因为广东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他在这里打响了户外雕塑运动的头炮,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自我从事雕塑艺术那天起,我发誓我的作品不要摆在私人地方,如果我的雕塑只给有钱人的老婆和孩子看,那就是才华的浪费。所以我的作品一定要摆放在公共场所,成为一种批判的工具,而不是富人的玩具。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从广州点起了一把火,提倡雕塑艺术要走到户外去。当时很多人批评我,觉得我幼稚,他们的理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去搞雕塑。我便反击,为什么做假山喷泉有钱,做雕塑就没钱?难道我们雕塑还比不上假山?后来这个星星之火蔓延到全国,国家成立了城市雕塑委员会,由我和刘开渠当主席。但这阵风一刮起来,结果并不如意。我提出的城市雕塑应该是现实主义的,要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变成雕塑。但那时全国都开始粗制滥造,很多城市做出很多不三不四的装饰性雕塑。

  我们提出城市雕塑,可能成为历史的功臣,但现在看来,劳民伤财、污染城市的雕塑泛滥成灾,我们反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垃圾明显比精品多。但是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把城市雕塑做得很好。即便是广州,也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雕塑艺术 VS雕塑商业

  “艺术市场化,相当于爱情商业化”

  重商、务实虽然一贯以来都是广东人身上最显而易见的特质,但在潘鹤眼中,这些特质并没有使广东雕塑艺术的氛围过于商业化,反而保留了一丝单纯与实在。

  很多艺术家顺从商业可能是为了生存,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我希望在这种顺从里,还要找机会针砭时弊,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单说雕塑,我一直跟自己说,每件作品都要批判社会现状,鞭策社会进步,想把当代所见所闻留给后代作为一种历史,我每件作品都是我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感情宣泄”。

  很多人提倡让艺术走上市场,艺术商品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我并不赞成把艺术搞成一种商业。让艺术走向市场,就等于爱情走向商业化,怎么可以呢?艺术对于我来讲等同于爱情。时下越来越多人把艺术当作一门生意,以前那个年代大家觉得搞艺术不能赚钱,艺术便门可罗雀,现在大家看到商机了,便拼命搞艺术,很多东西都变质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少艺术家真正为人民服务,都是在为人民币服务。而且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如此,我希望有追求的艺术家必须洁身自好。

  其实在全国商业气氛都很浓的情况下,广东这边的状态已经算比较好的,广州人虽然重商,但同时也相对实在,不会搞太浮华表面的东西,这边的氛围我还算满意。

  岭南派VS真情派

  “创作是自我情感的暴露”

  潘鹤曾师从岭南派画家黄少强学国画,在创作风格上颇具有岭南派味道。但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潘鹤被问起,会否特意为自己的作品灌注岭南元素的时候,他却有点不以为然。

  我不赞成给艺术搞派别,很多人说我的作品很有岭南风味,我不是这么想的,派别其实都是后人给的,从来不是我自己定义的,我也从不在创作的时候刻意增添岭南元素,我的作品完全是自我感情的流露,而不是说岭南派应该是这样的,我就去做一些这样的作品,艺术不是娱乐,每一个人的感觉感情都不一样,要先有真,才有善与美,如果没有真,有善那也是虚伪的。在真这一方面,我认为广东这边做得不错,广东人灵活,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不喜欢弄虚作假。我的创作没有刻意追求某种个人固定风格,只顺其自然,无所为而为。

  2010年我送给亚运的那个雕塑《自梳女》,很多人都说她是岭南女性的代表,但是我在创作的时候并非刻意地按照岭南女性的模子来刻画的,而是当时家里请了几个来自顺德的佣人,都是自梳女。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独立、干练、坚强的个性,让我很有感触。她们立誓终身不嫁,坚守着“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生活自己理”的信念。创作出来之后,欣赏作品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自梳女一只脚踏出“趟栊”,代表突破传统的独立,有岭南女性意识崛起的意味。但我并非为了要营造这样的意象而创作的,而是我身边有这样的人让我有了感悟,才灌注这样的情感。

  雕塑家的罗曼史

  88岁的潘鹤,聊起雕塑时眉飞色舞。这种神情再次出现,是他说起年轻罗曼史之时。14岁,他曾寄住在香港姑妈家,遇上喜欢艺术的漂亮表妹,两人一起写生、作诗。潘鹤直言,是表妹把他引入艺术的殿堂:“要不是因为我表妹,我还成不了雕塑家。”潘鹤说:“我那时候为她写了很多诗,开始为她塑像,觉得这样能时时刻刻见到她。也许就是这样让我喜欢上了雕塑。”

  可是当年搞艺术不如现在风光,姑妈知道表妹与自己两情相悦后,以“搞艺术没出息”为由棒打鸳鸯,表妹被家人强迫出国,一对小璧人自此失去联系,天各一方。“我为了和表妹在一起,已经剃好头,差点做了和尚,她也曾为我自杀。”说起往事,潘老先生嘴角一直扬着微笑。

  再次重逢已是半世纪之后,两人各自有了家庭,潘老先生更是用相遇那刻的情怀创作了雕塑《重逢》。“她给过我无数创作灵感,当年《珠海渔女》的形象,也是以初恋表妹为原型的。”潘鹤说。

  用潘鹤的话来讲,这半个世纪的等待是值得的,他在等待中找到现在的妻子,在妻子和初恋里找到了雕塑创作的动力:“我的成就离不开她们的影响。”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