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古仔
忆古惜今
乔治
George McKibbens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外教,陈家祠义务讲解员
广州的小学不讲本地历史,而是为了应试,对世界历史重复翻炒。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本土博物馆备受冷落的原因,比如广州的陈李济博物馆——那可是一本当地医学的百科全书。
探访东山,我发现了广州又一个鲜为人知却意义重大的文化地标——詹天佑的雕像。
雕像立于东山和杨箕的交界处,藏匿在以前的铁路大楼背后,前方有停车场,旁侧是自行车停放架。地点隐蔽,雕像是历史时刻的凝固,大事件的定格,然而,有时这种纪念方式竟成了遗忘的理由,往往雕像落成,往事便不再提。詹天佑雕像承载的故事知者甚少,这个冷冷清清的文物早已被世人遗忘,但那段历史风云仍旧精彩绝伦。
作为茶农之子,詹天佑12岁时被官府选中,派往美国留学,在耶鲁学成后,归国报效。返回广州的他,着西装,留细胡,未改美国生活习惯,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无论如何,詹天佑有特立独行的资本。他设计了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从此千古流芳。
他在荔湾区的故居鲜为人知,游客足迹稀疏;他曾工作过的广州老南站,几年前亦被拆除,空余一座雕像,等候路人的好奇打量。
广州文物最近时运艰难,萝岗两座古墓因地铁六号线的修建而消失,粤剧泰斗薛觉先故居被非法损毁,同时也忍不住猜测,就算他们没被毁,他们还会被使用吗?
广州的小学不讲本地历史,而是为了应试,对世界历史重复翻炒。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本土博物馆备受冷落,比如广州的陈李济博物馆——那可是一本当地医学的百科全书。
在我看来,最可惜的莫过于人们对陈廉伯的荔枝湾故居的忽视——这位民国初年的商业巨子曾是香港汇丰银行买办,广州商团团长,发动广州商团事变,但归于失败。尽管陈廉伯公馆早在20年前就被列为文化保护单位,但它至今未被修缮和利用,成了被遗忘的文物。
仅仅保护历史文物是不够的,还得懂得使用它们,向公众普及历史常识。历史建筑需要人气,才能保持
生命力,否则将与废弃房屋无异。
编者按:作为一座国际性大城市,在广州工作、生活和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和你我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因为文化差异,他们不同角度的观点,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广州,此为我们专辟“羊城洋语”的原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