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报道
频发的艺术品盗窃案是当代电影的一大灵感来源,但是当面对艺术侦探的原型人物、FBI(美国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小组创始人罗伯特·惠特曼时,这位外形普通的中年人,会让一切浪漫想象从半空中落到地面,诗意全无。
6月底,这位FBI前首席艺术犯罪探员携其回忆录《追缉国家宝藏》简体中文版来到中国,讲述了现实中的FBI卧底如何与窃贼、黑手党交易周旋的经历。
哪有什么“雅贼”
惠特曼说,他遇到的各色窃贼绝没有好莱坞电影《偷天游戏》或《捉贼记》中塑造的“雅贼”那样迷人。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贪婪。而且,涉及艺术品的犯罪者,可能因为对钱财的贪婪而拥有更具杀伤力的武器,从而更危险。
有趣的是,他们虽然不懂艺术背后的意义,但他们知道艺术品有多值钱。2005年,惠特曼在丹麦哥本哈根用现金设局,追回了价值3500万美金的伦勃朗唯一一幅铜版画自画像。这幅画原本挂在瑞典国家博物馆时,画框背后四个螺丝钉的角度都很有讲究。当他扮演买方代理人见到画作时,竟发现画框和背面的四个螺丝钉都没被动过。“我问窃贼:‘你没把这幅画从画框里取出来?’他回答我:‘当然没有,这可是伦勃朗的画!’”
越贵的艺术品越难销赃
艺术品被盗后怎么办?惠特曼介绍,在许多西方国家,你出售一件艺术品,必须确认它的所有权,如果这件艺术品最后被确认是赃物,那么买家就不能再拥有它,并会受到追诉。“确实会有一些偷来的艺术品进入拍卖行,只要这些东西出现在拍卖行的图录里,警察就会发现”。
联合国制定了遏止古董劫掠活动的国际规章,但一个国家禁止的行为,在另一个国家可能是完全合法的。比如在日本,如果两年之内没有人追诉,那这件艺术品就真正属于你了。
卖掉失窃艺术品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偷盗艺术品的难度。在黑市,窃取的艺术品通常只能卖到1/10的价钱,越出名越难卖。如蒙克的杰作《呐喊》遭窃之后,挪威的卧底警探与窃贼接头洽购,结果以75万美元成交。这幅作品的价值其实高达7500万美元。
这也让窃贼很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窃贼越来越沉不住气。所以在某些时刻,追缉艺术品犯罪像是在与窃贼比谁更“淡定”。
艺术品追缉也有自己的“时间窗口”。一旦追缉计划暴露,那些名贵的失窃艺术品通常会再次销声匿迹很长时间。
内部人员最清楚安全漏洞
惠特曼称,监守自盗在艺术品盗窃案中占到90%。
内部人员最清楚博物馆的安全漏洞在哪里。验票员、解说员、导游、主管、警卫、保管人、学者、董事或赞助人,甚至临时员工、被雇佣来装修的建筑工人、暑期实习生,都可能禁不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偷走艺术品或历史文物。
艺术品盗窃犯通常不是惯犯,没有其他犯罪的经验。每个人行窃的理由都不一样,但贪财、爱物及报复是最常见的动机,绝非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或对艺术品的占有欲。
“举个例子,(美国)宾州历史学会发现丢了不少藏品的1997年,距离他们上一次清点藏品,已经过去了三四十年。最终,作案对象确定为在基金会任职了近20年的职员,这位资深职员在8年时间里,每隔几天盗走一件文物,每次只拿一件。直到找到被盗艺术品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他偷了这么多,价值250万美元,收藏赃物的藏家家里的层架和展示桌上摆满了200件18、19世纪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