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保定7月26日电(崔涛 陈玉杰)在“中国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超过10万人从事石雕行业,安信康是其中最有故事的一个。
一把锤子,一根钢钎,陪伴他走过大半辈子,他用这两件普通的工具完成了英国伦敦奥运会部分雕塑、哈萨克斯坦政府大型铜雕工程、阿塞拜疆政府雕塑工程、英国皇家园林工程、沙特阿拉伯政府广场工程……
他的石雕作品多次获奖,也因而被评为“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但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匠人,在石头上雕琢着自己的梦。
饥饿年代:一袋葡萄糖救了他的命
曲阳石雕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历史可追溯到西汉,距今已经两千多年。曲阳石雕以“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著称,远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近到天安门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有曲阳石雕的影子。
安信康的雕刻厂位于曲阳县城的北环路旁。要抵达这家雕刻厂,首先要穿过一片石雕的“丛林”。记者采访时,安老爷子正在聚精会神地雕琢着石头。他擦了一把汗,开始讲述起自己坎坷的人生,但心态阳光。
1956年,安信康出生在曲阳县羊平镇北养马村,在兄弟姐妹5人中排行老大。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安信康印象中一直伴随着饥饿,生产队食堂的饭菜永远是熬红薯蔓、野菜汤。由于营养缺失,人们大多有身体浮肿的症状,有人甚至因为严重浮肿而死亡。
“浮肿差点要了我的命。”安信康说,在他五、六岁时,身体浮肿的厉害,头晕眼花,走路一摇三晃。由于附近没有医院,父亲借了亲戚五元钱,又借了一辆旧自行车,驮着安信康赶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新乐县承安镇,找到一家医院为他诊治。
医生经过检查后,为安信康开了一袋葡萄糖。回到家后,父亲怕其他孩子偷吃,把葡萄糖放在了柜子顶。安信康靠着温水冲泡的葡萄糖,慢慢恢复了健康。
“一袋葡萄糖救了我的命。”安信康回忆说。
由于文革,安信康小学没毕业就到生产队干活,砍柴、割草、种田,刚满十岁的他几乎每天在大量的农活中度过。“那个时候,能吃上红薯混合榆树皮做的面条,就很满足。”
学艺:意外结缘石雕大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十几岁的安信康换过很多职业。他当过农民,曾去山西干“黑包工”,为人盖房子。曾偷偷跟木匠学习,制作家具和板车。后来,他萌生了学习雕刻的念头。
安信康说,在那个困难的时代,自己没有别的想法,学习雕刻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当地流传一种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安信康说,当时的手艺人不愿意收徒,因为那意味着有人跟自己抢饭碗,所以找一个师父教自己雕刻很难。
安信康的第一个师父是自己的姑父刘明亮。他一开始跟刘明亮学的是木雕。“当时我节衣缩食省点钱,买来木头开始学雕刻。”安信康说。
通过和姑父学习雕刻,安信康逐渐对雕刻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升自己的雕刻技艺,他多次请求当地著名雕刻大师卢进桥指点,但一直未能如愿。而安信康最终能与卢大师结缘,源于一件小事。
有一次,安信康和卢进桥的外甥同去山西榆次做工,当活儿做完去领工钱的时候,卢进桥的外甥不知什么原因没来领工钱,安信康便将其工钱一并带回,托卢进桥转交给其外甥。
“这才算是和卢大师搭上了话儿。”安信康说。
安信康带着自己做的几个成品木雕像请求卢大师指点,没想到卢大师看了之后感觉很惊讶,认为安信康比雕刻厂里的工人雕得都好。
当安信康提出想去曲阳县第二雕刻厂工作的要求时,作为厂长的卢进桥答应了。由于当时雕刻厂刚刚成立,安信康自己背着木料、工具来到雕刻厂上班。
当时的曲阳县第二雕刻厂建在邻村一座废弃的寺庙里。安信康和其他工人一起同吃同住,睡的是破庙,吃的是野菜汤。但安信康不在乎这些,因为能直接和卢进桥大师学习雕刻技艺,对自己是难得的机会。
“木雕是加法,石雕是减法,错一点都不行。”安信康说,进入雕刻厂后,就和卢进桥大师学习石雕。制作了大量的佛像、天女散花、飞天、仕女等石雕,技艺日趋完善,也得到了卢进桥大师的器重。
在安信康看来,在雕刻厂工作的四年时间里,自己的雕刻技艺得以突飞猛进。
广交会摆摊挖来“第一桶金”
1981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使安信康不得不辞去雕刻厂的工作。他的父亲突患脑血栓,卧床不起。由于弟弟妹妹年龄尚小,供养家人的重担就压在了安信康身上。仅靠工资难以养家,安信康不得不辞去工作,带领几个徒弟在家里创办了一个生产木雕、石雕的雕刻厂。
据介绍,由于资金有限,没有钱买大块石料,安信康就买来一些小块的石雕,打制一些小石狮子等。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他经常背着几十公斤重的石雕到近百公里外的石家庄寻找销路。
安信康曾通过河北省的一家外贸公司参加广州交易会。“那时候也没有展位,我就在广交会门口摆个地摊,把自己带的几件石雕摆上去。”
让安信康没想到的是,一下子签订了八对石狮子的订单,货款一共8000元。当时,盖几件瓦房也不超不过5000元。这是安信康创办雕刻厂之后挖到的“第一桶金”。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交工之后,外贸公司汇来的货款却是16000元。安信康意识到:这一定是外贸公司汇错了。亲戚朋友都劝安信康将钱取出,一旦人家发现汇错了款找上门来,就拿石雕产品顶多汇的款项。而安信康却没有那样做,一直没有动用那笔货款。直到有天外贸公司工作人员找到安信康,他将多汇的钱交还给外贸公司。
有一年春节,外贸公司再次将货款汇错,这次安信康直接坐着火车赶到石家庄,向外贸公司说明情况,外贸公司的领导非常感动,和安信康的雕刻厂建立了永久的合作关系。
“当时私营企业,和公家单位挂上钩很难啊。”安信康说。
那时的安信康,正在经历创业之初的艰辛。据回忆,有一次他去外地谈业务,业务没谈成,买了返程的火车票后,身上只剩7块钱。回来的时候,火车晚点7、8个小时,安信康足足坐了一天的火车,却没钱买饭吃。饿了一天的他,花5块钱取出存在火车站的自行车,2块钱买了碗最廉价的面条,但胃疼得要命,只喝了几口汤。
梦想创办民间石雕博物馆
根据当地官方提供资料,曲阳县目前拥有各类雕刻企业23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雕刻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踏实守信,安信康的雕刻厂越做越大,本人也被任命为曲阳县雕刻学校的副校长。2000年,他创办了曲阳安信石材雕刻有限公司,并拥有进出口权。2005年,他又创办了河北艺美园艺工程装饰有限公司曲阳分公司。河北师范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还将他的雕刻厂作为雕塑实习基地。
如今,安信康雕刻厂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外。他多次参与国外大型雕塑工程,沙特阿拉伯王子亲自与他会面,洽谈沙特政府广场工程。
对于当地石雕产业的繁荣,安信康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丝忧虑。他认为,很多石雕工厂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石雕的价值,用石雕来换取金钱,一些石雕中的珍品大多远销海外。“为子孙留下财产,不如留下文化遗产。只有文化和艺术,才值得永久珍藏。”安信康说。
安信康有一双儿女,都在靠自己能力发展。儿子安刚伟在石家庄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女儿安敬在石家庄市消防部门工作。
提起自己的父亲,安敬话语中充满感激和敬佩。她认为,父亲雕刻作品的艺术性是金钱买不到的。安敬说,家族祖孙三辈都属猴,和猴有着不解之缘。父亲曾创作了一个石雕作品《猴山》,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父亲却有卖,因为这件作品有着特殊的意义。
安刚伟则认为,父亲没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自学了很多东西,对自己影响很大。
安信康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创办一家石雕博物馆,珍藏一些石雕大师的作品,让年轻人感受石雕的魅力,为后人把文化留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