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战壕中的时候,德国人的飞机日夜在头上盘旋,即使我能够幸运地睡着,可一合上眼,妻子一丝不挂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但当我仔细看时,她的头居然是一个骷髅!佩戴着法西斯袖标的死神站在她的身边,让我不敢靠近!”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士兵丹尼斯回忆称,在死亡的威胁下,那时的他想到竟然是性。
是的,即使在大炮轰鸣之时,人类爱情的呻吟也从未停息,丹尼斯妻子的裸女形象,既是他对生命和和平渴望潜意识表达,其实也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能反应。
战争与性爱相结合的原因,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的佛朗索瓦·罗格教授的话来解释就是:因为箭与火的战争,也同时是一场情感与欲望的战争,无论多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由两性合作共同缔造。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于战后的黄金时期,消费主义尚在闪闪发光,整个社会的性解放意识还在蠢蠢欲动。但到了60年代,西方世界终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性解放运动,那时正处于越战时期的美国,甚至一度打出“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口号。
也从那时起,艺术家笔下的性爱艺术,不再是躲躲藏藏了:性爱也不再是两腿之间的故事,它真实地与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等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俄罗斯“Tochka G”博物馆
2011年,莫斯科老阿尔巴特街开了一家政治性爱的博物馆,之所以这家博物馆备受关注,首先因为这个博物馆大胆前卫取名作“Tochka G”,馆长直接用了能够引起高度性兴奋及强型的性高潮女性高潮的G点来命名,这引来了俄罗斯民众的广泛热议。
如今,世界各地的性爱博物馆大多是由性爱好者或性研究者开设举办,以各类艺术品反映人类性文化发展的过程。“G点”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由政客创立的,以表现自由为最终艺术目的,旨在将人类性爱的复杂面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不过,因为这家博物馆并不是开在繁华的大街闹市之中,想要找到它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这个博物馆的负责人和大家开了个玩笑,顺便帮帮展馆做点宣传。
这家性爱博物馆是由莫斯科一位名叫亚历山大·东斯科伊的政客所创办, 博物馆一开张就引来了广泛的争议,因为对大多数俄罗斯民众来说,性爱依然是个较为保守的话题,另外,东斯科伊他还肆无忌惮借用“G点”拿列宁、斯大林、普京和奥巴马来开涮。
东斯科伊是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市最年轻的领导人,也是普京政权和现代俄罗斯政府体制的批评者之一,在俄罗斯上届选举中他参选总统落选,随后入狱三年。
在博物馆进门的过道两侧,挂满了群交性爱图,而这十几幅画的很多主角正是列宁和斯大林等苏共政要,其中有一幅画的是两位裸女在拥抱接吻,但列宁同志指着她们,向一群苏共高官说:“这就是资产阶级堕落淫荡的生活!”艺术家想要批评的是,伟大的领袖为何只热爱异性性交,反对同性恋?
不得不提的是,一幅名为《摔跤》的画,它是整个展馆的亮点,主角正是当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理普京。画中的“奥巴马”装扮成一个非洲部落酋长与普京一起秀肌肉,并用各自超大号的生殖器搏斗,艺术家显然希望普京更强大,所以给他画了两根阴茎。比拼国力,比拼权力,比拼阴茎,这些都是典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表现,政治与性,是展演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最好场所。
东斯科伊表示,这个博物馆并非想露骨地表达性爱,他真正想表达的主题是宣扬自由。透过门道的挂画,他想抨击的是现在俄罗斯当局压抑老百姓的性自由的做法,他不是想关心俄罗斯人对性的态度,而是想关心俄罗斯人们的性自由。东斯科伊也曾直言不讳地批评普京:同性恋应值得尊重和支持,那些肉感的美女和阳具雕塑,是压迫人性的政权之下争取自由的最有力武器。
人类的性爱艺术与革命战争扯不清的关系,也陆续在世界各地的性爱博物馆找到了印证,2007年法国巴黎残疾人宫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爱情、战争和性”主题展览会,展示了从1914年到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人性生活。
1940年5月,在经历德军“挥镰行动”的炮火洗礼后,人们在阿登山区的战壕墙壁上找到发现一群大大小小的人物浮雕。就在这群“战壕艺术品”当中,人们意外发现一个造工粗糙的女性的上身裸像:饱满的乳房,高翘的乳尖和平滑的腰肢,作者小心地将其全部的想象和怀念都凝聚于指尖,利用战火稍歇的时刻忙里偷闲,在清一色男性的战壕中创造了这么一件极具诱惑的作品。
在东斯科伊眼里,“战争与和平”是可以无限接近“战争与性爱”的:历史不应该只记住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还应该看到男性丰富的情感世界与他们无法克制却被迫压抑的生理需要。
“G点就是快乐之点。” 东斯科伊希望人们能在这个博物馆找到自己快乐,然后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其他人,从性爱的自由出发,找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自由。他认为,只要男人与女人还存在于世界上,即便是惨烈的战争也无法摧毁两性最本质的互相吸引和渴求。爱是人性的本能,而战争则是爱的对立面,追求爱注定了与战争相斗争。
这位前政客还希望自己的博物馆,能为俄罗斯多年的人口危机尽一点力:“希望我的博物馆能促进夫妻性生活,那俄罗斯生育率应该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