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立
一
记得做学生时老师给我们解释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称作“否定之否定”。说是从麦穗上取下一稞麦粒,那麦粒就否定了麦穗,把这稞麦粒种人土中,长出的新的麦穗又否定了麦粒。但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轮回,新麦穗同原来的麦穗在内在品质上是有变化的,这就是辨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
坐在画架前,看着我最近的写实性的油画作品,我看到了同我以前作品的不同∶马奈式的平光效果,印象主义及纳比派的色彩表现,现代派的平面化处理,图案化了的笔触,带有明显中国绘画影响的技法手段以及那种东方人的审美情趣。这些外在效果似乎体现着一种内在品质的变化,如果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汇来概括,那就是“现代性”。
现代性是与现代社会物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艺术的审美观念,因此现代性不是当代艺术的专利,它不仅存在于同传统艺术形态不同的当代艺术之中,同样也可见于发生了品质变化的传统艺术之中(邵大箴语)。传统油画一旦融入时代精神,它便散发出一种时代气息,表现出明确的现代性,也使其具有了精神力量和内涵。
当代艺术的现代性是一目了然的,它的那些反传统的口号,它那夸张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形式,它那摆脱不掉的政治内含,它那做为社会异质力量的艺术态度,使其具有前卫性。然而,从中国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写实性绘画从它被引入中国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先锋性和现代性,因为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不写实的,写实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反动(尚辉语)。
当然,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是创新和个性精神,对于成功的当代艺术家来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写实性画家因为受到同客观物体的一致性的局限,不可能有当代艺术天马行空般的发挥空间,要获得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为困难。也可能正是这种困难性,使得写实绘画的创新和个性化(也就是现代性)变得更为珍贵。
写实油画的现代性是我的努力追求。
二
自从油画传入中国,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本土化的历程。尽管立场不同,许多中国的油画家早就在致力于油画本土化的探索。从中国油画史上看,最明显的表现在三个时期:一是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全国解放初期,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三是上世纪60年代上半叶,代表性画家有罗工柳等人。这三个时期的艺术探索,从内在实质到外在形式表现上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命运,那就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探索都没能顺利进行下去。
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当时的中国社会已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急于向西方学习,想以西方的科技和文明来拯救中国,油画对于中国学子来说也是“先进技术”,于是当时对于西方油画的态度是膜拜式的“全盘西化”。到了20年代末,中国油画家开始意识到西方文明同中国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力求在这种对立中寻找到一个突破口,以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底蕴。并取得了永载史册的成就。然而,正当这时的中国油画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的时候,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中国文人投身于“救国救亡”的运动中去。这种优雅闲散的文化情境,显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态势。
全国解放后,在“文艺为工农民服务”的旗帜下,写实油画成为主流风格,为了使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美术界有人提出油画民族化的问题。董希文先生称之为“油画中国风”,并创作出《开国大典》这种具有明显中国年画特点的油画作品。但随着“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热潮开始,我国选派留学生赴前苏联学习油画,前苏联政府也派专家到中国讲学和办训练班。中国油画家折服于苏联油画明快而又沉稳的“高级灰”颜色。而把这种“民族化”的油画称作为“土油画”。中国油画又开始了“全盘苏化”的时期。中国油画家都在急切地解决色彩问题,并且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民族化问题再一次被边缘化了。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为了削弱前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巨大影响,有人重新提出民族化的问题。当时这方面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罗工柳的《毛主席在井冈山》,它试图以那种带有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表现手法,传达一种中国风度,来对抗“苏修”的灰调子。这不禁使人联想到美国在二战后提出个“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以对抗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做法。然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封闭的状态,中国油画家艺术观念保守,也没有可借鉴的国外艺术家的实践成果,根本不具备同前苏联油画抗衡的实力。因此“苏派”仍牢牢地占据着中国油画界的思维空间,所谓民族化的探索,更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中不了了之。
文革“十年浩劫”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以前苏联绘画为标准的通俗写实性油画,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了挑战。油画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真正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发展起来。不同类型的油画在文化精神,审美取向,艺术观念,价值标准,形式结构及技法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人们也注意到,它们的确具备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自觉向本土文化回归的倾向。这种共同的倾向,预示着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已经超越了个人或画派的追求,真正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共同理想和自觉意识。如果说历史上“民族化”三个阶段都没能得到顺利发展,是由于社会动荡,思想禁锢,技术准备不足,眼界狭隘等原因造成的话,那么现今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提供给中国油画本土化进程的是极为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
我热衷于油画本土化的探索。
三
在我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有相当一段时间强调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家下乡、下厂体验生活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时的写生承担着记录生活及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任务,也创作出了许多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秀油画作品。但有一阶段,在“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又出现了认识生活简单化的倾向,用一种简单的政治概念和先行的主题,代替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正理解,制造了一些“假、大、空”的油画作品。改革开放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彻底纠正,艺术回到了它的本体追求。然而,当代美术创作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观念盛行,每个人都试图用各种极端的样式来显示自己的独创性,关起门来,在画室中捉摸生活,制造想法,在画布上表达观念、图式、技巧、材料等等。这种长期远离生活,在画室里闭门造车的创作方式,也使得作品呈现出程式化、概念化、符号化、制作感过强、缺乏激情、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问题,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艺术家又背起画箱,不辞劳苦地 “上山下乡”,面向自然,对景写生。
“面向自然,对景写生” 是19世纪初柯罗提出的口号,当时提出这一口号,主要是针对风景画说的。因为在那以前的风景画,大都是在画室里“制作”出来的。画家们不是根据自然的原貌来描绘,常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做了一种理想美的处理,从而形成一种单调乏味的程式化风景。在法国巴比松画派之前,英国风景画家泰纳及康斯泰布尔等人,已经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由于走向自然,他们找到了大自然真实的色彩。如果说柯罗还只是将写生风景作为素材,还要在画室里加工成“完整” 的作品以便参加沙龙画展的话,那么印象派出现以后,风景写生彻底地同创作作品画上了等号。因此,印象派不但在色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也使人们接受了写生风景的“不完整性”。
在印象派之前,摄影术已经发明,摄影术从他诞生之日起, 不可避免地就同绘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它对写实性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怀疑写实性绘画存在的必要性,于是成为绘画由“再现”向“表现”转化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利用照片又使许多画家取得了绘画上的成功,照片成为画家的得力助手。
马奈早期人物画风格的形成,同当时摄影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当时摄影术刚刚起步,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不够,拍摄室内人物时必须使用“闪光灯”,在这种强光下拍摄出来的照片,背景是深色的,光源是正面平光,人物面部及身上的层次很单纯,黑白反差大,中间过渡调子少,马奈参照这种黑白效果,创作出《奥林匹亚》《吹笛少年》这样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同中间调子丰富的传统油画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而这种“平面化”的倾向,也使得马奈成为了现代绘画的奠基者。众所周知的是,印象派画家德加也是一位善于使用照片的画家,他笔下的芭蕾舞女很多也来自于照片。另外,也有像培根这样的现代派画家,他也使用照片,但他是通过破坏照片中的形象来达到一种现代效果。德国当代画家里希特朦胧婉约的艺术风格,似乎直接来源于那种焦距不准的照片。而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就是使用照片的极端代表了。
使用照片进行艺术创作,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许多艺术家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我们不否定使用照片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也不否定观念及样式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但对景直接写生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和形式类型,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和艺术价值,与使用照片创作的作品,有外在形式和内在追求上的不同,有明显的艺术意味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