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
作为一种舶来样式,油画和雕塑在登陆中国大陆后的百余年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冲撞、变异、融合、生长的不同发展时期。它们的兴衰不仅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明史的一个佐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明天、创造未来的思想载体和精神动力。
在这样一个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1965年8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立的以油画、雕塑为主体的创作研究机构——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前身)诞生了。来自撤销建制后的上海美专的36位师生,是这个创作室的第一批成员。由于成员身份、背景的差异和多元,因此,这个集体与体制内所有的画院不同,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兼容并蓄的开放气质和精致典雅的都市品格。
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踌躇满志、才情四溢的艺术家们,集结在油雕院的旗帜下,伴随着民族振兴的蹒跚步履,肩负着油画雕塑的艰辛与荣耀,走过了跌宕起伏的风风雨雨。他们在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大批宝贵财富的同时,奠定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影响。
吴大羽、周碧初、张充仁是油雕院第一代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有着旅欧求学的经历,都经受了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洗礼。他们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标举着振兴民族的使命,视野开阔,志向高远,为油雕院的初期建设确立了精神取向和学术方向。同在原上海美专教书的俞云阶、张隆基、哈定(1978年调入油雕院)等,则是第一代艺术家中另几位优秀代表。俞云阶是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的成员,张隆基则能写能画、著书立说,修养全面。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中坚,为油雕院的健康发展积累了丰实的学术准备。此外,第一代艺术家中还有一批由中国雕塑工厂华东工作队并入美专雕塑研究室的艺术家:李枫、徐勇良、王大进、胡博闻、姚继勋、严孟雄、章永浩、陈道坦、刘路得、陈德位、李唐寿、曾路夫、伍时伟、应芊芊、毛承德、李祖铭、卢琪辉等,他们大都科班毕业,具有扎实的学院功底。之所以将他们列入第一代,是因为其中许多人曾在美专任过教。
陈逸飞、夏葆元(1985年调入)、邱瑞敏、邵隆海、魏景山、程偕华、刘跃真、王永强、万福堂(1987年调入)、赵志荣、康勤福、杨衍泽、严友人、杜培根、吴慧明、王志强、陈古魁、李含美等,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当年是以第一代艺术家学生的身份与先生们一同进入油雕院的。与先生相比,他们似乎更加幸运,因为工作伊始,便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那个“拿起笔做刀枪”的年代,他们与先生们(包括70年代先后调入的富华、肖峰、宋韧、梅洪、张一波等)有机会参与了许许多多有关部门组织的主题创作,完成了一系列国家赋予的重大任务,留下了许多今天看来已成经典的传世之作。他们在创作中施展才华,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顺应时代,和而不同,以精美的图式和全新的格调,树立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一时间,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成了万人追崇的耀眼明星,而油雕院也成了崇拜艺术的善男信女们的朝圣殿堂。
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前辈们相继退休,第二代群体中的许多人陆续出国,油雕院及时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先后调入了俞晓夫、周长江、陈创洛、蒋昌一、司徒勇、顾士本、任丽君、阮杰、石奇人、王申生、卢治平、周加华、殷雄、黄英浩、余积勇、陈妍音、肖鲁、张新、何勇、刘巽发、李磊等各路精英,陆续引进了唐世储、鄂圭俊、张正刚、马宏道、许宝忠、杨冬白、罗朗、刘曼文等各地名家。这批艺术家功底相对扎实,风格已然成熟,许多人多次在全国各类奖项中摘金夺银,成为了当今艺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油雕院以往艺术面貌相对单一的局面,为推动多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些年来,更多的青年才俊纷至沓来,为油雕院的各项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袁侃、子健、至莹、李鹏、鲁丹、林森、朱勇等,尽管方向不同,风格迥异,但他们一如既往地秉承着油雕院既有的品质以及这座城市特有的性格。面对当下各种新艺术的风起云涌,他们初衷未改,关注个人气质和内心感受,重视风格语言和观念媒材,已然成为这个传统画院的当代情怀。
回望油雕院的历史变迁,关注全球境遇中的艺术生态,反省自身的位置和作用,创新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是我们无法规避的现实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近年来,我们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了周碧初、吴大羽、张充仁、俞云阶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回顾展,而我院美术馆的落成,将大大加快我们的步伐,这就是以“薪火相传”的名义,继续推出我院艺术家的系列展。
我们希望,通过对院史的系统梳理和个案的深入研究,能够厘清这个集体中同事之间虽然姓氏不同、性格迥异但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厘清这支队伍中的几代人之间尽管身世有别、命运各一但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必然联系;厘清油雕院作为一个机构之所以曾经名师聚集、才俊辈出、学汇东西、饮誉南北的内在体系;厘清艺术家作为一个个体与这座城市、这个时代荣辱与共、生死攸关的社会维系,进而凝聚起一种自觉自省的力量,摸索出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砥砺今天的油雕人,不辱使命、光大荣耀、锐意进取、继往开来。
(作者为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