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专家谈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只是一个方尖碑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专家谈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只是一个方尖碑

专家谈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只是一个方尖碑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12月26日,李铁夫作品典藏与修复国际活动周暨“第一届李铁夫研究学术报告会”在广州美院开幕。李铁夫,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名字,是中国油画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坐标——他被认为是最早出国学习油画并成熟掌握油画技巧的“中国油画第一人”。

  对于李铁夫生前所创造的艺术成就,几乎是艺术界毋庸赘述的问题。有评论家认为,他的油画技巧比晚于他留学欧洲的徐悲鸿等人更纯熟,比林风眠等更早地开启了油画中国化的问题。但由于对李铁夫的作品整理、文物收集以及研究、宣传的缺乏,他生前创造的艺术价值与死后的评价认知仍留着巨大的“空白地带”。他的许多作品封尘在广州美院库房,不少斑驳脱落、亟待修复。如何进一步整理挖掘李铁夫所留下的艺术遗产?此次活动周及报告会不仅请来广东文博界专家,更引起了国际修复界的重视,请来了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修复系主任马克·梅赫等国际知名油画修复专家,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未被破解的谜样人生

  1887年,年仅18岁的李铁夫离开故乡广东新会,赴海外谋生、学习艺术。至1930年回国,四十载客居海外。当时的孙中山曾赠李铁夫“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题字,并与黄兴等联名在报章称赞他“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

  然而,这些记录目前在美术史研究者看来,并不严谨。关于李铁夫的生平、求学经历及事迹主要记载于民国报刊及当时友人的回忆文章中,有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目前有关研究李铁夫的资料和学术积累十分贫乏,而且查找的线索少之又少,现在研究内容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广州美院美术史论家迟轲先生十几年前的一篇前言。”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王见说。

  “迟轲对李铁夫展开研究是比较框架性的。港台的学者虽然写过一些研究文章,但大多是道听途说的史料。北方评论家也没有条件研究他,因为他生前的主要作品都藏于广州美院。”广州美院美术馆研究人员李铁军向南方日报记者道出了李铁夫研究的“尴尬”现状:李铁夫人生轨迹不清晰,甚至连他父母、族谱都查不到,有人说他曾经出国结过婚,但也没有确定,而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有争议……

  按迟轲的计算,1930年归国时李铁夫已年过六旬。然而,广州美院教师许以冠在博士论文中对此给予新的论断。他找到民国时期黄花考古美术院所创办的期刊《艺彀》,上面有一篇民国女画家谈月色发表的文章《李铁夫师事略》,按这篇文章的推算,李铁夫先生归国是只有40多岁。

  “如果按这个说法,李铁夫不再是与马蒂斯等欧洲艺术大师同时期的画家,与他同时期的欧洲大师可能是毕加索。”许以冠认为,这一推断将让人们更多思考为何李铁夫在欧美学习时选择了偏古典主义的画法而非抽象主义。由于李铁夫晚年的狂狷性情,不修边幅混迹于市井间,几乎也没有朋友可以追忆他的准确年龄。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嗣,也几乎没有功成名就的学生……让李铁夫成了美术史上一个孤立未解之谜。

  “不能说李铁夫是完全被湮没的画家。他只是一个方尖碑,立在那里并不显眼,但他并没有埋没掉。”广州美院教授、美术评论家谭天说,前几年国内举办“20世纪油画大展”时,把他放在第一位,所有评论家梳理中国美术史时必须要写到他,所以他没有被埋没,只是不够显眼。谭天提出,应该把研究方向放在李铁夫是“中国油画第一人”的位置上,充分、全面研究它,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研究他的“源头”,比如对于年龄问题可以去寻找他的族谱、研究他的父亲。

  谭天认为,对比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来讲,李铁夫缺少了公众意义,李铁夫没有从事公共教育事业,没有带学生,这是他先天孤傲的性格使然。“我们现在就算研究李铁夫也不能把他研究得显眼,不能说研究他,他就会盖过徐悲鸿、林风眠这些名家,他的成就像方尖碑这样是固定的、孤独的。”

  亟待抢救的珍贵画作

  李铁夫生前有两大志向,一为革命,二为艺术。1930年回国后,原本对革命抱有期望的他,因目睹当时民国政坛的黑暗现实,性情日趋桀骜不驯,与世俗不相容。他既不卖画,也拒绝为贪官权贵画画,这使得他的生活一贫如洗,晚年一度住在香港棚屋,落魄至极。

  因此与许多大画家不同的是,李铁夫回国后留下的作品不多。“回国后,李铁夫对革命失望,视艺术为自己唯一财富,为躲避战乱,奔波途中他一直把油画带在身上,因为是卷起来的,油画是有厚度的,干了以后是硬的,卷起来用油布包好几层抱着走,每到一个地方再装框展出,所以几十年过去,画的保存状况很差。”李铁军告诉记者,尤其是他早年创作的一幅《女人像》颜料大范围剥落,只要立起来颜色就会脱落,如今它只能平放在广州美院的库房内,用玻璃板压起来。

  为了修复李铁夫的作品,广州美院十几年前成立了研究室,专门招两名有编制的教师从事李铁夫的油画研究和修复工作。时任广州美院副院长、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王韧回忆说,由于经费常年投入不够,李铁夫的作品修复工作进展迟缓,这也直接影响到李铁夫研究工作的大范围展开。

  李铁军告诉记者,由于李铁夫的作品损坏情况严重,已经很难拿到国外去修复,只能把国际专家请过来,但修复所需的设备需要购买,修复名画的桌子、地板都有一定要求。但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光购买一张专业的桌子都要二三十万,其他设备短时间内更是望尘莫及。

  如今,针对李铁夫遗作《鱼》和《女人像》的修复研究工作已经开启,而本次的“李铁夫作品典藏与修复国际活动周”上,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修复系主任马克·梅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IMBE、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修复工程项目小组负责人卡蒂·耶茨卡茨将对李铁夫的遗作展开修复前检测、取样,并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

  “这只是一个开头,李铁夫的作品修复和研究工作将全面开启。”李铁军说。未来,广州美院拟就李铁夫研究和作品修复制定“五年计划”,从广东乃至全国范围争取更大的支持和关注。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刘培柳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