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娟
在黑暗中用油彩画出心中的梦想,抛开视觉用“心”去拍摄生活所感,盲人也能画画儿拍照片。昨天上午,18件由视障者创作的绘画、摄影作品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国内首个关注盲人的公益文化艺术展“心视觉——与视障者同行”在这里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承办,展览同时展出了艺术家们关注视障者生活的28件作品。
画的什么?
“红色、橙色是温暖和希望”
一团蓝色的色块在画布中间,旁边有褐色、红色、橙色等颜色交织叠加在一起。谭伟海的这幅油画《我的梦》,在普通人眼中抽象得无法理解。可在天生失明的他眼中,蓝色是家乡的小河,褐色是河畔的小道,红色和橙色是心中的温暖和希望。
“你知道蓝色是什么样子吗?”谭伟海创作《我的梦》时,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本次展览的策划人张和勇曾经这样问他。
“不知道,我只是听说蓝色代表大海的辽阔和深沉,我喜欢这种感觉,就像我演奏过的曲子《梦》。”谭伟海从12岁开始学乐器,是6位参展的视障绘画作者中唯一出生就完全失明的,从未见过任何色彩。
与谭伟海类似,无论绘画还是摄影,视障者的创作都来源于不一样的“视界”。13岁意外失明的王琦,与同伴合作画了一幅《家中的餐桌》,因为在王琦仅存的视觉记忆中,“家的印象最深”。失明后的他每天触摸家里的餐桌,对桌子上的杯子、饭碗都熟悉至极。视力只有0.06的傅高山,看书、填表都需要借助放大镜,每次拿出放大镜他都会被路人好奇地围观。而在他看来,路人看他的同时他也在“看”路人,这就是他拍摄《看与被看》的灵感来源。
“视障者‘看’到的世界,往往很微小,但却能展现出普通人意想之外的细节。”张和勇说,“黑暗中朦胧的交通信号灯,地铁上常见的拉环,小时候玩过的路边石子,都是视障者艺术创作的素材,因为这些细节在他们的生活中太关键了。”
怎么画画?
“用手比用画笔更自由”
看不见东西怎么画画和拍照?“我们都用手直接蘸着颜料画,心里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视障演员张丽娟说,她的画作《美丽的大自然》也参加了展览。因为必须用手触摸画布的位置,直接感受自己画出的形状,张丽娟觉得“用手比用画笔更自由”。
对于创作的内容,视障者更需要用心去体验。“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张和勇说,“至于画出的东西是否规整,不重要。”谭伟海不认识颜色,但这并不妨碍他用画笔挥洒自己对“梦”的丰富理解。傅高山看不清世界的样子,可他知道自己想要通过摄影述说视障者“看”到的独特生活。
“志愿者会引导视障者绘画,但绝不能‘主导’。”张和勇这样介绍视障者绘画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告诉视障者这是什么颜色的油彩,可以问他想画什么想表达什么,但不能直接说‘你来画个太阳吧’。”
据介绍,去年12月初,十几名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视障者,开始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组织下体验非视觉绘画。本次展出的5件画作就来自视障演员们的初次绘画体验,而13件摄影作品则由一加一(北京)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非视觉摄影团队遴选自他们培训学员的作品。
蒙眼体验!
“真不如视障者画的”
展览开幕式后是一个特殊的环节。到场嘉宾和志愿者一起戴上眼罩,在失去视觉的情况下,与北京盲校的学生等视障者们一起体验非视觉绘画。
费薇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平日里没少跟残疾人打交道,用她自己的话说,“很能理解残疾人的生活”。
可即便如此,突然戴上眼罩的她也有点慌张。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失明”的费薇把颜料挤了出来,她慢慢摸索颜料的手指甚至有点轻微颤抖。大约五分钟后,费薇的画作完成了,摘下眼罩,她瞅着自己的画作又乐又感慨:“这‘四不像’,真不如视障者们画的!不过真的,现在才算体会到他们的世界。”提到蒙上眼睛后的感受,费薇说了五个字:“真的很恐慌。”
除了在《盲者·看》部分展示视障者创作的18件作品,展览还包括《盲者·像》和《看·盲者》两部分,分别展出艺术家为16位视障者画的肖像和表现视障者生活的绘画、摄影作品。据张和勇介绍,随后展览还计划走进更多高校,让更多人体验非视觉绘画,从而真正感受和理解视障者的“心视觉”。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9日。
(原标题:“心视觉”绘出别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