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196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从小酷爱绘画艺术。1980年从部队复员后进入国家机关,后任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美术设计、摄影记者、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广告部经理。1989年赴美留学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回国后和弟弟一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开始拍电视剧,逐步进入电影领域。
亲笔撰述:王中军
关于绘画
在我画完第三幅的时候,应一个朋友的邀请参加一次慈善拍卖,被拍出了68.8万元的价格。
我和冯小刚导演有一个共用的工作室,因为我们都喜欢美术,觉得天天一起开会也挺无聊的,就在里面支起画架、放上画布、挤好颜料,摆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看。大概一年多以前的某一天,他不在,我忽然又有画画的冲动。因为多年没有动过笔,心里其实也没有底,不知还会不会画了,当作品完成后,我自己觉着还蛮震撼的,颜色很好看,画面感觉很舒服,朋友们看见了也觉着不错,就鼓励我继续动笔画画了。
在我画完第三幅的时候,应一个朋友的邀请参加一次慈善拍卖,被拍出了68.8万元的价格,我发现真有人愿意因为公益花这么多钱买我的画,从此就有了点私心:以后只要朋友要我的画,就象征性地付点钱,省得都管我要画我也心疼,所有这些画画的收入我都捐给我们华谊兄弟的公益基金,帮助条件不好的小孩在学校里建“零钱电影院”,还请明星当义务放映员,给小孩免费放电影。这是我现在持续画画一个主要动力,目前已经捐了接近一千万元。
我也忘了我再往前最后一张所谓的油画是什么时候画的,我想应该是二十年以前。这次重新开始画画还是得益于自己这么多年收藏,对美术感受的积累,使自己审美取向越来越成熟。这些年我自己也感觉传统的古典绘画对我没有太多影响了,不是说安格尔不好,而是没有冲动。而在欣赏梵高、塞尚、莫奈、莫兰迪等艺术家的原作给我很大震撼,那种又质朴又炫丽的颜色很有冲击力,所以我又拿起画笔,一下子就找到了我骨子里喜欢的感觉。这也得益于现在有了一些闲暇时间,如果你天天忙也没有时间支起画架画画。
关于梦想和创业
现在绘画是我生活当中除了工作以外的,最主要的业余生活方式。
我能记起的美术启蒙学习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是从美术老师那儿来,包括构图、素描等等。那时自己偷偷画了很多连环画,包括《三国》和《杨家将》里的人物,像杨七郎之类的。当时全班同学都觉得我画得特别好,谁能得到我画的将军或是一匹马都觉得很美的。那时因为对美术产生了疯狂的喜爱,我把所有的零花钱全都用在这件事上。为了不让父母察觉我半夜还在画画,我晚上经常用床单把光挡住。
念完初中之后我没有继续上学,去当了兵,在部队主要是负责出黑板报,又开始画了大量速写,我的速写那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我现在画画速度都很快,可能跟那时候的锻炼有关,我很少有超过两三小时的画,超过那个时间可能就画坏了。
1981年我从部队回来也有了工作,但还是喜欢美术,就去考了业余的美术院校。其实我们学校也像中央美院一样难考,有各种文化课,素描色彩课等。那时候的夜校要读四年的,很正规,打下了很好的素描色彩基础,还有美术理论和绘画技巧。我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我们的师资还是很强的,教我素描的老师是钱绍武和杨飞云。
1985年我就辞职当了个体户,从设计到印刷自己都能干。其他同学都在单位,20多岁辞职的人那时候是很少的,尤其是从国家机关里。那时候个体户名声也不受人尊重,但是我自己的性格是挺不在乎别人说什么的,我自己现在定位那时候就是一个美术工作者,靠美术来养自己生活。
到美国念书那段时间可以说和绘画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但后来我发现,其实我怎么说都没离开美术。因为我在美国看到的所有的东西,回国以后都用美术的形式加入到我的创业计划里。我看到美国城市的标牌都干净整齐,中国的楼哪怕再漂亮,只要商家一进驻,广告牌就特别难看,所以就想改变这种情况。最后创办广告公司,为几大银行企业形象标准化设计,能够成功,因为我是一个懂得美术的留学生。
回国创业成功以后,96、97年我就开始买画,这算是非常早。吴冠中、林风眠和陈逸飞、艾轩的作品我都有涉及,这跟我心里一直有的情结有关。建筑啊绘画啊都超级喜欢。那时候开始跟艺术家的交流就比较多,像陈逸飞,艾轩,我去他们工作室的频率都特别高,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每星期都要去骚扰他们,看画,买画,像着迷一样,一星期如果不去就觉得这星期特别无聊。
现在绘画是我生活当中除了工作以外的,最主要的业余生活方式。当我外出度假,当我去到洛杉矶、温哥华、三亚或香港的家里,每处都有我的画室,让我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吸取养分后创作绘画作品,使自己像个业余的职业画家。如果到海外出差或者是旅游,去看美术馆肯定是最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到巴黎,几乎每次都要去塞纳河左岸的奥赛美术馆。
关于事业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所有精神的压力,脑子里不安定的东西,实际还是自己的公司。
我现在时间比较充裕,主要因为我现在主管华谊兄弟的新业务拓展。所谓新业务拓展,也没有人能满负荷地做新业务,华谊的新业务也不是无边无际的。这两年华谊的新业务,一个是娱乐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希望在中国电影行业有代表性的版权衍生产品,比如说主题公园、电影公社。这些产品的研发其实就是老板心里的东西,交给团队落实的时候,如果打了折扣,就往回拉,最后要能落地,能盈利,又要与众不同。
比如说海口的冯小刚电影公社,我们其实就是复制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小镇。中国曾经有过很多精致的小城,只是这么多年,由于社会进步太快,城市的风格都没了。我们这次负责电影公社设计的是冯小刚导演御用美术师,所以不止完成了建筑设计师对功能设计,对视觉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能让人从中感受到电影的魅力。我非常喜欢建筑,这里面某些建筑会让我在面前站很久,看到那些红砖房,又像威尼斯,又有中国特色,就会想:“八十年前的中国有这么美的建筑!”项目的招商也非常顺利,还没有修建完成的时候就完成60%以上的招商,这就证明了文化的魅力。
虽然刚才说了很多画画的东西,但画画一定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所有精神的压力,脑子里不安定的东西,实际还是自己的公司,企业能不能继续保持行业地位,保持竞争力,继续创造价值,都是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