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墓的石马,是不是放错了地方?”最近,有文物爱好者发帖询问。记者查看后发现,常遇春墓的石马放置得的确与众不同。神道是古代高规格墓葬的重要部分,两侧一系列石像的排列也颇有讲究。但在紫金山上的明初功臣常遇春墓,神道上一对石马却离开“石像队列”,各向两侧偏离了20多步远。记者了解到,这可能是20多年前配合城建,迁移神道时出的小差错。但文保专家呼吁,作为明孝陵一部分,常遇春墓“贵为”全国文保单位,这对石马应尽快“归队”。
朱元璋时代的军方“二号人物”常遇春,600多年后,他的陵墓仅存坟茔、墓碑与神道石像。发帖者认为,一般来说,神道石刻都应该紧贴着神道放置,列成一排,但常遇春墓的石马却被放置在距离神道五十米的地方。“这种神道石刻的排列方法明显与明代墓葬制度不符。”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专家路侃告诉记者,当年为了配合修路,常遇春墓神道石刻被有关部门进行了搬迁,但搬完后放置的位置的确有错误,“神道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必须是一条线。而且两侧石刻必须是紧贴着神道放置,也就是说,石马、石虎、石羊等必须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这样才是正确的排列方法。”
记者 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