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罗马的喷泉与承上启下的巴洛克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罗马的喷泉与承上启下的巴洛克

罗马的喷泉与承上启下的巴洛克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诸葛英良

  此次国博的展览以“罗马”与“巴洛克”为名,尽管最具巴洛克代表性的作品来得不多,但我们仍可以此为钥匙,了解这一艺术史上承上启下面目多少有些模糊的重要流派。

  罗马:随处撞见巴洛克 

  罗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风度,这都要归功于历史的力量。人们用时间和耐心,慢慢地完善着他们的观念,并通过具体的形式找到其栖身之所。当你徜徉于罗马随处可见的生态遗迹中,斑斑驳驳是历史的骄傲。

  大凡与罗马相遇的人,都会流连于它的风韵,数以千计、匠心独运的喷泉点缀着罗马城的各个角落,据说其中很多都是17世纪的产物。此时的罗马,正是属于巴洛克艺术的时代。

  巴洛克作为艺术的风格概念,最初是一个贬义词,原意是“不规则的、不完美的珍珠”,有“荒悖违理”之意。事实上,巴洛克美术是一种独具地位的艺术,追求激情、动势、力度、戏剧性、光影的强烈对比等,打破了文艺复兴庄重典雅的范式,强调空间效果。巴洛克艺术家一方面克服了样式主义的弊端,更接近自然,另一方面又较文艺复兴的艺术更加华美绚丽,适应了当时的宗教情感,并被罗马天主教会作为争取信众的宣传手段,因此迅速扩展到欧洲各地,为宫廷贵族所喜爱。

  从16世纪下叶开始,文艺复兴美术走向衰退,意大利美术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局面。在巴洛克美术发展的时期,流派纷呈,与其并存的还有古典主义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而它们又都对后世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祥于博洛尼亚学院的学院派强调法则,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巴洛克艺术启迪了洛可可和浪漫主义美术;而卡拉瓦乔关注下层民众生活,召唤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的萌发。

  巴洛克这种17世纪的主流美术,是开放式的综合艺术,涉及绘画、建筑、雕塑乃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诸领域。

  往往在一座建筑物上饰有大量雕刻和天顶画,且彼此呼应。同时,它又极其强调与周围景观相联系,如广场、喷泉、花园等。这时的教堂和社会住宅全部都面向大街,并不孤立割裂。

  贝尼尼:圣女有点暧昧 

  巴洛克美术与文学、戏剧、音乐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可以在济安·劳伦佐·贝尼尼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艺术是天才艺术家不断超越艺术法则的过程,他虽服务于教廷,但却能在限制中极大地拓展自身创作的可能性。

  这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也许由于场地等条件的局限,呈现的部分贝尼尼作品大多只是样稿(《玛利亚·拉齐修女纪念碑样稿》,1647年前后;《四河喷泉上的盾徽(样稿)》,1650年前后)或模型(《阿维拉的圣特蕾萨脸像》,1650-1669年)等,这对于观众而言非常不过瘾。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循着这些线索,体味贝尼尼艺术惊艳的美。他的雕塑凝聚了多种艺术叙事的方式,戏剧的全景、文学的情节以及绘画的色彩。在时间与空间的延伸中,层次分明,精美之至,故事的结局恰到好处地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

  要想了解这位艺术家,建议大家一定要“延伸阅读”他的雕塑作品。

  贝尼尼最优秀的雕塑作品大多是呈上升之势的扭曲人体,作品的张力展现了一场肢体戏剧,极力摆脱石化的达弗涅(《阿波罗和达弗涅》,1622-1625年)、凌空飘起的德列萨(《圣德列萨的迷醉》,1647-1652年),人物内心激荡澎湃的情绪瞬间凝固。神性、人性、肉欲的挣扎、纠缠,冰冷的大理石仿佛被熔化一般,转化为人体的生命载体。

  同样深谙建筑设计的贝尼尼,知道雕塑与建筑主旨间的要求,也知道以何种手段能够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作品《圣德列萨的迷醉》中,圣女德列萨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成为天主教宣教的现实案例,以此为选题正是把圣女与神的幻境转化为现实可见的图像。然而,贝尼尼表现的圣女形象,似乎传达出颇具歧义的联想。优雅细腻的雕塑手法,借着白色大理石刻画出了爱神白皙稚嫩的皮肤,俊俏而略带顽皮的表情,手持“爱之箭”的爱神望着欲生欲死的德列萨。而圣女的表情才是故事的中心,是沉醉,还是期待?在此,贝尼尼用高超的技艺,已经把德列萨不能自持的瘫软身体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石材的质地透出的不仅是宗教的圣洁感,同时在这里还透露出些许人世间隐秘的暧昧。背景中金色的管状物呈放射状纵列而下,那是来自神的光芒,耀眼而夺目,构成了大理石雕塑的有机整体,直线与自然形,白色与金色,人与神,一对对冲突使这场戏剧渐进高潮,以至于在局促的空间中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圣美感。

  人文主义的觉醒搅动了神圣信仰,绘画从概念化的图解叙述开始赋予神以人的性格和世俗生活。为了反对宗教改革的呼声,彰显教廷的权力和能力,巴洛克艺术成为世俗社会与宗教社会斗争的一种手段。然而,巴洛克艺术的形成并非无源之水,它是文艺复兴的受益者,继承了古典主义绘画的精髓,但是它的雇主集团以贵族和教廷高层为主,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不足以满足他们对财富和往生的渴望,使得巴洛克艺术偏离了古典主义肃穆、优雅的审美取向,但也为浪漫主义的形成铺就了温床。

  科尔托纳:浩繁富丽的天国 

  罗马的巴洛克绘画不如建筑和雕塑闻名,绘画的“看点”更多地体现在天顶画方面,题材以幻觉、殉教、神秘的故事和情节为主。艺术家热衷于描绘天宫中的场景,画面颜色艳丽。教堂的建筑本身及其装饰都企图把人们的理想引向宗教崇拜。科尔托纳与贝尼尼相似,既是建筑家又是画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留世最多的当属天顶画。题为《乌尔班八世的颂赞》的天顶画,是一幅极尽浩繁富丽之功的壁画。在绘画造型、色彩、媒材等方面进行对比,展现出超凡的空间感。雕塑的立体、绘画的平面、装饰的几何形、云雾的飘逸、金属的装潢和绚丽的颜料相互映衬、对比,丰富的艺术元素讴歌了壮美的天国世界。长方形的画作中,画家有效地利用空间透视构图技巧,强调了空间和立体感,以天顶为焦点,画面四壁的绘画和雕塑人物的动势也都指向最高处,呈现出向心的纵深透视关系。观者的视线被带到遥不可及的天国,与众神一起升华。

  弗朗西斯科·科扎:缝衣圣母不古典 

  幸运的是,弗朗西斯科·科扎的《缝衣圣母》这次来到了中国。这幅作品从人物造型上依旧延续了文艺复兴以来圣母像的端庄与优雅,但在颜色处理上已经显示出与古典风范单纯、和谐、稳重准则的距离。画家很显然已经借用了类似于卡拉瓦乔式用光特点,将圣母摆放在戏剧化的光线之下,并着意于色彩之间的对比塑造,以此拉开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应该承认,蓝色与粉红色还有金色头巾的搭配显然冲突大于和谐。准确地说,巴洛克对古典主义的背离是在审美精神的层面上,但实际在作品的表现中又大量沿用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手法。如画面上的天使形象、远处风景等的处理手法都显得那么似曾相识。

  任何一种文明都以神权开始,以人性告终。人性取代神性,自由对抗统一。罗马,也是如此。罗马的巴洛克艺术,也是如此。因教会和贵族的支持,极尽奢华之事,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从来都不曾与之绝缘。

  诗人海涅曾笑谈,在地中海的炙热阳光下,人们是很难服从禁欲主义的约束的。来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自然更是意大利人的个人主义和艺术天才的产物。若你能够亲眼得见巴洛克艺术繁复华丽、动感煽情,便会觉得这结合了肉体渴望和灵性或情感上超脱的艺术,让人看得越久越入迷。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精心挑选了50件(套)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努力为观众呈现17世纪罗马艺术的画卷。但对于观赏者而言,恐怕并不止渴,反而是撩拨起了某种更为强烈的审美欲望。

  若您某日能够在罗马漫步,享受浪漫温馨的假日,就会感同身受沉静的罗马及其灵动的巴洛克艺术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