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主 办: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4-08-16至2014-08-26
展览地点: 1、7、8、9、13—17号展厅
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 2014年8月16日15:3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许江、范迪安和尚扬担任策展顾问,张晴、王焕青担任策展人。展览策划团队围绕学术主题 “在场”,共邀请了34位画家的600余幅作品参加本届展览。
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的主题“在场”,是对2012年第一届中国油画双年展的主题“在当代”的回访与推进。整个展览建立在对百年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政治所造就的中国美术史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几代中国油画家的人生境遇与文化选择为经纬,对中国油画曲折的历史和艺术的方向进行反思,把目光重返于在历史中作出贡献的艺术家和被遮敝的艺术家、在记忆中留有印记和被遗忘的艺术家、在社会上已有定评和被边缘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家的生命足迹与艺术命运,构成对中国油画历史的思考和当代现状的呈现。
“在场”这一主题,突出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本土特性,强调与中国社会文化时代特点与油画探索的关联,从历史、生活、突围三个方面,通过邀请艺术家来揭示绘画创造的生机风采。三种“在场”的分类并未绝然划分,却深刻地指向中国当代艺者的“身”之历史性、“体”之个性经验和思痕斑驳的思考与突围,进而深刻地揭示绘画的思想与人文的内涵。参展艺术家生动的生命故事、生机勃勃的表现力、策展人采用的分类与对比的策展语法,构成了回望和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对话的现场。
“在场”展览与其说旨在引导观众走进百年中国艺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更想营造出一种可触摸的历史在场感,使悬挂在展厅“殿堂”里的艺术恢复生命体温。除了画框中的艺术存在,那些散落于画室角落的草稿,档案及其研究文献,成为“在场”展览复原“面向艺术本身”的起点。
展览的结构和陈列也呈现出浓郁的学术氛境。展览分为“在历史之场”、“在生活之场”和“在突围之场”三个部分,参展艺术家既有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创作出名作经典的董希文、罗工柳、詹建俊、钟涵等人,也有很长时间被“遮蔽”的黄觉寺、吴大羽、王流秋等人,其中黄觉寺的作品就是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此外,还有大批中青年油画家的新作,而七十年代末“无名画会”的成员马克鲁、85美术新潮的代表画家毛旭辉、韦尔申、刘小东等,在德国生活和工作的赵博等的亮相,则使展览拥有不以“名份”出场的学术气息。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认为:“策展团队注重挖掘史料,以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和田野考察的方式,使展览揭示了艺术作品创作‘之前’和‘之时’发生了什么,展现了从生活向创作转换的内在力量,富有浓郁的生命的底色”。展览中,大量的速写、素描、色彩小稿和画家笔记等与成名的作品对应并置,构成视觉上的相互关系和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