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闽王祠记录千年前浩瀚海丝路德政碑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闽王祠记录千年前浩瀚海丝路德政碑

闽王祠记录千年前浩瀚海丝路德政碑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祠堂内文物 祠堂内文物 平时闽王祠的游客并不多 平时闽王祠的游客并不多

  □东快记者郑旭光陈楠柳涛实习生郑晓菁文/图

  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如同它高大的外形一般承载了一段丰功伟绩,被称做是“天下四大碑之一”。如今,这块石碑静静矗立于鼓楼区庆城路中段的闽王祠内。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这车水马如的闹市里,竟藏着一段距今千年的浩瀚历史。

  陈恺旻在闽王祠工作已经快2个年头了。来闽王祠之前,他对闽王所知甚少。但这两年来,他对闽王祠的感情变得愈发浓厚,对闽王以及石碑的历史张口就来。

  “闽王的功绩都藏着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里,特别是闽王促进海上贸易的功绩。”陈恺旻说,透过石碑不难看出,千余年前,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热闹繁华。现在,德政碑与闽王祠一同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点。

  故事就从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说起。

  “德政碑”位于鼓楼区庆城路,底座为少见的花岗岩莲花基座

  闽王祠,坐落在鼓楼区庆城路22号,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

  1000多年的时间里,闽王祠曾多次重修。五代后晋946年,吴越王觉得闽王的德政深入人心,才将他的故居改建为庙祀。1601年重建后改名为闽王祠。如今我们见到的闽王祠,则是在明代修建的,经过多次的重修,1981年才向市民开放。

  漫步在庆城路上,红墙黑瓦的闽王祠格外醒目。闽王祠虽居于闹市中,但游客稀少,显得格外寂静,偶尔,才有零星路人进来瞄上几眼。

  15日下午,两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一同进入闽王祠。“路过这里,觉得这座建筑挺特别的,所以进来看看,但也不知道这是哪儿。”一名小伙子询问同行的伙伴,“你在福州长大,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得到的却是否定的答案。

  陈恺旻说,平常闽王祠的游客不多,热闹的时候一天也就四五十个游客。要有学生团体或领导来参观,才会特意安排解说。

  一进闽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当属“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它高4.9米、宽1.87米、厚0.29米,材料为黑色页岩。如此材质和大小,让它看起来像一块黑得发亮的巨砚。

  “与一般石碑不同,它的底座为花岗岩莲花基座。”陈恺旻说,这是为了尊重王审知的佛教信仰而设。该碑是唐代皇帝唐哀帝李柷在906年赐建,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期间政绩。

  陈恺旻介绍,碑文行文严谨,书法持重,清著名学者郭柏苍称之为“天下四大碑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前福州已是国际商港,外国人曾在福州泡温泉治病

  “闽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樯荡漾以随波,篙楫崩腾而激水,途经巨浸,山号黄崎,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公乃具馨香黍稷,荐祀神祗……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仍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

  透过碑文,可见千年前浩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扬帆起航的商船以及外国船只云集福州,从福州通往世界各地的繁华景象。

  据陈恺旻介绍,碑文上记述了公元898年起,王审知治理闽国的29年期间,采用“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理念,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特别是记述了唐末五代福州与东南亚、阿拉伯等海外诸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史料。

  王审知在治理闽国的这段时间里,设立了“百工院”,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而且,设立了类似海关的“榷货务”以及负责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他“尽去繁苛,纵其贸易”的商业政策也使得这一带对外贸易繁荣。他鼓励内陆自由贸易,同时,《新五代史》中还记载王审知“招徕海中蛮夷商贾”。

  当时,王审知开辟的对外贸易航线分为南北两条线,北上航线从福州港出发,经东海海域,到达日本、新罗、高丽等地;南下航线从福州港出发,经南海海域到达占城(今越南)、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巴邻旁)、印度、大食等地。这说明,早在1000年前,福州就已成为国际商港。

  “那时,进出福州的外国使节也很多,史书上还记载了苏门答腊人患上皮肤病,在福州泡温泉治好的故事。”陈恺旻介绍,王审知次子王延钧之妻刘华墓曾出土3只孔雀蓝瓶子,是目前全国保存状况最好的波斯陶,出产地是现在的伊朗。这些文物,是福州与波斯进行海外贸易有关的佐证。

  开辟甘棠港兴盛海上贸易,设立中国第一个海关“闽海关”

  在闽王祠的正殿,供奉王审知塑像。据介绍,王审知塑像是1982年民间艺人陈世善所塑。正殿门楣上,挂着一块“功垂闽峤”牌匾。“峤”指的是山大而高,以此赞誉王审知治闽的功劳。

  正殿内还陈列着四块墓志铭。其中三块是闽王王审知的墓志铭,碑中记载了他生前治闽的丰功伟绩。陈恺旻介绍,旁边的一块是与墓志铭同时被发现的,当时它就盖在墓志铭上,因此称之为“墓志铭盖”。

  为了扩大海内外贸易,王审知在建设福州本港的同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辟甘棠港。在闽王墓志铭上也有甘棠港的记载:“古有岛外岩涯,蹴成惊浪,往来舟楫,动致败亡。王遥祝阴灵,立有玄感,一夕风雷暴作,霆电呈动,碎巨石于洪波,化安流于碧海,敕号甘棠港。”

  随着时代变迁,昔日的甘棠港今在何方也成了学者们心中的谜。百度搜索“甘棠港”词条显示,“甘棠港在闽东三沙湾内,今名白马港,属福安市。”但也有学者认为,“长乐黄岐澳,闽国甘棠港”,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甘棠港”位于马尾区琅岐岛。关于“甘棠港”的位置,始终没有人能说得清。

  “唐代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大量对外贸易转向海路。凭借东南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福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经济文化中心,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据介绍,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在福州开辟甘棠港、疏浚闽江道的同时,还在福州首次设立了市舶司,铺开了南北并举的海外贸易结构。同时,组织船舶前往海外诸国进行贸易活动,使福建的对外贸易在性质上由转口贸易向主动对外贸易转变,为海外贸易的全面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后,福州成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驻泊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明代中期,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回福州,进一步加强了福州在海外贸易中的主导作用。清初,福州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关——闽海关。正式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后,福州成为世界著名的“茶港”,与九江、汉口并称中国三大茶市。

  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福州与“海丝”的历史,闽王祠于2006年11月移交给福州市博物馆,略加修饰并开放。如今,在闽王祠内也专门设置了展厅,让参观者了解福州“海丝”。每年,海内外王氏宗亲回福州祖地的闽王陵、闽王祠、闽王庙谒祖恳亲,共祭闽王。

  (原标题:闽王祠记录千年前浩瀚“海丝”路德政碑)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藏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