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姗
在艺术类作品中,雕塑的数量占压倒优势,不只是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目前,国内现存北宋时期的寺庙塑像主要有:山东长清灵岩寺四十罗汉、山西平遥双林寺十八罗汉、山西晋城青莲寺十六罗汉、江苏苏州甪直镇保圣寺十八罗汉、山西晋祠圣母彩塑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方声称有宋代雕塑,但在时代定位方面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罗汉雕塑动态明显,人物性格突出,举止神态栩栩如生,肌肉和皱纹都描摹得极为生动,梁启超曾经赞誉灵岩寺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
罗汉群像约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安置于般舟殿,原为32躯,明万年间,罗汉群像被移于重修后的千佛殿内,可能因为殿内空间布局的需要,于是增补至40尊,这后来增补的八尊是在铁罗汉像表面糊泥加塑而成的。
宋代灵岩寺彩塑有以下艺术特点:
首先从造型上来看,对形体的把握极其准确,对于人体的结构比例有较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较为清瘦的人,眉骨、鼻骨、颅骨、下颌骨都比较明显,刻画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脸上的肌肉起伏雕刻精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人的眉弓处有一个小的三角肌将眼角的层次表现出来,它连接眼睛与耳朵,增强了立体感和表现力。从高峰禅师和孙陀罗难陀尊者来看,前者人物高鼻凹眼,脸面有较大的起伏,眉骨明显,后者脸面平整具有东方人的形象特征,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方脸大耳、身材魁梧,和平常人比起来除了耳垂大一点,似乎就是僧侣人生活场景的写照。
其次从色彩上看,衣服的主要颜色有白、红、蓝、绿、黄等,其中主色是红和绿,均以白色做里衣,外罩长衫,以V字领为主,全是两层右衽交领法衣,外披田相或其他纹饰的袈裟,区别仅在于服色和纹饰;除个别戴帽外,几乎全是光头,凡是可以看到足部的,全都穿白底黑面翘头鞋,在服饰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前襟和袖口画有精致的图案,主要是二方连续,在衣服的肩和背部有四方连续的图案,图案主要有花卉中的牡丹、莲花,还有蔓草和几何图案,配色素雅、淡泊。仕女雕像颜色较为浓烈、纯度高,对比强烈;以红、蓝为主,间有黄色点缀,没有白色,但雕像的肤色为白色,衣服上没有任何图案,颜色较为单一,而灵岩寺罗汉的肤色则有黄色、黑色,其中以自然色为主,体现了男性特征和地域特色,仕女们地处南方,雕塑体现了南方女性的皮肤细腻、柔嫩。
综合造型和色彩两部分来看,可以知道此时的大体艺术风格:写实性较强,题材以平民生活为主,逐渐由高雅变为平俗,艺术更贴近生活,表达平常人的生活,僧人和普通仕女的形象,栩栩如生,一举手、一投足,动作和神情都是现实生活中可见的形象。
灵岩寺罗汉雕塑的无名作者,无愧是古代杰出的雕塑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不以表面的花哨邀宠媚俗,而志在开掘形象丰富深刻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内涵;他们不以一般的真实生动为满足,而是力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诸如善辩、善良、睿智。这些罗汉形象的塑造,固然是为了表达佛教主题,其中不可避免地浸润着佛教的思想感情,但即使在西方的雕塑中也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连线欧洲,可以知道这时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刚刚结束了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确立了个人价值,开始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这些变化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可是西方的艺术一直比较强调形体的优美,对于形体之外的思想表现不是很充分,这与中国追求意境、追求神似大不相同。
那么,山东灵岩寺的雕塑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艺术风格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方面来看,宋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镇商业的繁荣,导致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需求成为社会新的需求点。另外,北宋的纺织手工业主要是丝织业,其次为麻纺织业,罗、锦、绫、绢都是丝织品,它是政府的重要收入之一,这使人民更注重造像的装饰性和工艺性。
从政治方面来看,由于宋代外患严重,自北宋中期起,朝廷为保一时之苟安,向邻国纳贡求和,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广大民众,面对现实苦难,希望神能解决现实问题。而城市商业化,促使社会意识更倾向于现实,这一切促使神的形象无形中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
从艺术和思想意识方面来看,自从宋徽宗开设画院,提倡写实主义风格起,世俗绘画开始兴起,民间的《货郎图》和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代表。绘画是二维艺术,有长和宽,而雕塑是三位艺术,具有纵深感,相比绘画更加平民化,是艺术的平民化,也是佛教的平民化。
从灵岩寺彩塑罗汉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彩塑的艺术特征,就是世俗化,艺术开始由上层士大夫向下渗透和普及,题材也扩大了,风俗画也比较盛行,关注平民的现实生活,写实性强、生动活泼,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在当今现实社会中也有流行文化,这大概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综合整个艺术史来说,艺术都是越来越普及,只有在满足温饱之后,才有时间娱乐,这是生存的法则,也是艺术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