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形式: 杨明的艺术
郑闻[微博] 新浪收藏专栏作家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
为杨明艺术展而作的策划与学术梳理工作,是与前一代雕塑家的一次隔空喊话。杨明代表了85美术新潮以来第一批在雕塑领域进行纯粹形式探索的先驱。自那时起,他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所面对的问题:即如何将西方现代雕塑的形式语言与中国艺术经验及观念相结合?——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自动消失,却以更加迫切的方式横亘在我们面前。面对近年来中国当代雕塑不时出现的“奇观化”与“景观化”,杨明始终坚持独自一人面对形式、材料、构成——这些仿佛早已成为“古典”的问题——却是现代雕塑艺术无法绕开的基本问题。杨明作为南艺美术馆当代空间艺术系列研究展的首个个案,不仅因为他创作历程的独特性,更因为其背后所代表的普遍性与文献性。
直至今日,椅凳系列仍旧是杨明最具标志性的“符号”,这是摆在他和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椅凳系列的创作产生于中国现代雕塑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语言在中国雕塑领域内产生影响的一个标志性样本。杨明从未中断椅凳系列的创作,椅凳系列之于杨明,如同人与马系列之于意大利雕塑家马里尼一样:既是对同一系列作品形式语言探讨的深化,又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肌理,横向开拓了更多的维度与可能。这一系列作品的持续实践过程,实质上代表了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形式语言如何逐渐与中国雕塑家的观念产生有机结合的一种经验。
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是杨明创作中一个永恒主题。椅凳系列代表了平淡表象之下的错愕,日常品规整的形状因为材料的置换而发生变异,却由于与材料本身特性的吻合而合乎情理。软化的效果由于金属的升温融化而产生,而流动的观念又随着金属的冷却而凝结。有机物与无机物由于形式的互相置换,错落了自身的特性,荒芜了相互的边界——没有生命的椅凳成了蕴含生命的有机体;而原本充满“力比多”的脸孔在强力的塑造下,凝固物化成了情绪的肌理与废墟,仿佛是现代化转型时期有关人类物化的某种象征与比喻。
如果说椅凳与脸孔系列更侧重于纯粹形式的研究,陶瓷系列的创作则加强了感性的表达。本次展出的陶瓷作品将具有建筑感的无机物与象征生命的人物进行结合,表面釉质的效果将由艺术家和窑内环境的偶然性共同决定。釉面柔和的流动性包裹了整个雕塑,赋予这批作品微妙而隐蔽的表达力量——如同一种介于模型与玩具之间的不可名状之物,诉说着一代人的回忆或梦想。而纸面作品和创作手稿中流露出来的肆意挥洒与敏感情绪的释放,相比立体作品,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打动人心。
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问题仍旧存在,且是任何一个现代主义者或反现代主义者都所无法回避的:对于一个天生敏感的雕塑家,到底是由于创作媒介的置换改变了艺术家的观念,还是由于艺术家观念的改变置换了创作的媒介?
2013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