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二届尼泊尔文化节•尼泊尔--中国唐卡艺术展在首都图书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文化部文化、旅游及民航部,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首都图书馆共同承办的。中国文化部丁伟副部长,尼泊尔文化、旅游及民航部迪帕克•钱德拉•阿玛提亚部长等出席了开幕活动。展览汇集了尼泊尔及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约50幅精美唐卡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为中国观众提供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相接,千余年来,世界屋脊未能隔断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而唐卡艺术则是其杰出象征。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艺术家们,孜孜以求、共同努力,促使唐卡艺术日臻完善,并使双方都受益匪浅。加德满都谷地的尼瓦尔是极富尼泊尔风格的唐卡艺术的发祥地(被称为Paubha),在现代文学中这种风格被称为“Beri”。
唐卡艺术是西藏艺术的一部分,对西藏原生绘画、印度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有所吸收。然而记录最广泛的说法则认为,唐卡艺术原是一种尼泊尔艺术形式,是随着尼泊尔尺尊公主与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的联姻而传入西藏的,并在七世纪引入了观音菩萨和其他尼泊尔神祗的形象。也正在此时,佛教文化通过尼泊尔传入西藏。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内的诸多佛教典籍都是在加德满都谷地被抄录,并最终送到西藏各大僧院。大约在同一时期,由于宫廷内乱,尼泊尔国王纳兰多德夫(Narendradev)被迫赴西藏避难,随行的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显而易见,他们为唐卡和尼瓦尔等艺术形式在西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根据历史记载,尼泊尔与西藏之间的唐卡艺术交流在公元1200年后明显加强,其趋势与印度佛教文化同期被摧毁相一致,在那之后的数个世纪中,尼泊尔始终是唐卡艺术的文化源泉。近年来,随着西藏唐卡的发展,尼泊尔在继承自身风格的同时更多的借鉴了西藏元素。这种尼瓦尔风格(或称为Beri)的每一幅唐卡都充满细节,使得画面具有三维效果。在观赏这些唐卡作品时,我们会感到平面视觉神奇地变成了三维视觉。虽然尼泊尔唐卡主要受佛教主旨影响,尤其是北部山地地区,但该艺术形式同样含有印度教及其与佛教的融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