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琳
热词释义——何为3D打印
2013年“3D打印”一词频繁闪现在公众视野,引起了不同领域的人们聚焦式的关注。其实3D打印并非高新科技,这个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几乎与摄影术的构想同时代形成,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技术层面得以实现,形成打印机的雏形,在本世纪初该项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推广。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把它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之所以近期得到集中曝光和关注,主要因为3D打印机正式投入了市场,技术的逐渐普及使得它与普通大众产生了直接的关联,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尖端科技。
目前主流的3D打印机有两大类,其一是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称FDM,其大致原理类似普通的喷墨打印机,都是通过一个喷嘴在规定区域喷射原料,只不过FDM打印机会分层反复喷射,通过无数个横截面的叠加最终形成三维的形态,且所用的原料是热熔性材料,喷出后便迅速成型。另一种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ed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通过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分层截面信息有选择地逐层烧结平铺在铸模托盘中的特殊粉末,全部烧结完成后去掉多余的粉末,便可得到成型零件。无论何种成型方式,3D打印的基本原理都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制造业、创意产业、建筑业等多个直接相关的行业,还涉及到食品、医疗、航天等令人意想不到的领域,甚至有人不无夸张的预测“在未来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一个世界 打印一切”。
“入侵”艺术界——雕塑家的事业危机?
因其塑造形象的功用,3D打印也引起了嗅觉敏锐的时尚界、艺术界人士的兴趣。今年的巴黎时装周上,多款3D打印机制作的服饰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设计师爱丽丝·范·赫本(Iris van Herpen)的Voltage高级女装就有多款由3D打印机制造。其中一组设计是与奥地利建筑师茱莉亚·考尼(Julia Koerne)以及比利时的Materialize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这一系列的服装具有建筑般充满构成感的廓形,并且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3D打印技术也开始应用在珠宝、家居设计等领域,有了这项技术的支持,产品的实现和制作几乎不成问题,构想和设计图成为了更加关键的环节。
在纯艺术领域,3D打印塑造立体形象的优势令人立刻想到其与雕塑的关联,可以设想在技术足够普及简便的情况下,一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通过3D打印机轻松的将自己构想的视觉形象成功转化为实物。那么雕塑家会就此失业吗?
这种假设不禁令人回想起近两个世纪前摄影术的出现在绘画领域造成的巨大震动。1839年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Louis-Jacques-Mande Daguerre,1789~1851年)和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1877年)几乎同时宣布摄影胶片显影成功。作为一种揭示、记录可见事物的方式,摄影不仅在技术上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形成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看方式和对“真实”的认识。一部分人危言耸听地预言绘画将被摄影所取代,然而当时许多沉稳、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如德拉克洛瓦、安格尔、维米尔等都以开放的态度从容的接受了这一新事物,他们对摄影术善加利用,使其变成便利的绘画辅助工具。历史也已经证明,摄影术非但没有取代绘画艺术,反而迫使艺术家们突破模仿自然的观念束缚,探寻艺术真正的本质。以印象派、表现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都与摄影术有直接关系——印象派从摄影捕捉瞬间片断以及光影变化的特征汲取灵感,描绘瞬间的“印象”和光影变化,并且不再纠结于画面的主题性和构图的完整性。表现主义则反其道而行之——绘画既然在记录视觉真实上无法超越摄影,就索性不再以“再现”为追求,转而以高度个性化的视觉呈现方式表现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新技术的介入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变革的机遇。
利用新技术创造无限可能
相对于手工雕塑,3D打印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极为规整、复杂和精确的形象,并且非常便于进行等比例放大和缩小,在这些方面3D打印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雕塑技艺,但是绝对无法全面取代雕塑家的工作。因为即便塑造的过程可以由机器代劳,但3D打印的核心——三维设计稿的建立,仍离不开强大的空间想象力、良好的审美能力等专业素养。此外正如摄影无法取代绘画,机械制品难以表现手工塑造的特有美感,在大多数产品都实现大批量生产的今天,手工的微瑕反而是极为可贵的,因此而造成的独一无二也正是手工雕塑的最迷人之处。当代的雕塑家们一定也都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如何利用这种新技术使其与自己的创作需要相结合。雕塑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利用3D打印机实现了一种“让作品从墙面像浮雕一样凸现出来”的独特效果,而这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实现起来“则过于困难和繁重”。布鲁克林的艺术家谢恩·霍普(Shane Hope)则自己特制了一台3D打印机,故意调整结构使得打印结果产生一些差错,从而实现作品的独一无二。
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今天,对新事物的迅速接受掌握以及跨界合作已是当代艺术的大势所趋,一百多年前摄影术出现所带来的震撼效应无可复制,但相信在未来,3D打印技术给艺术带来的革新和无限可能,绝不会亚于当年摄影术对传统绘画的影响与推进。
在材料和尺寸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后,3D打印的核心便是三维设计稿的建立,这一工作仍离不开强大的空间想象力、良好的审美能力等专业素养。
1839年摄影术的出现对绘画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摄影不仅在技术上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形成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看方式和对“真实”的认识。
3D打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雕塑造型技艺,但是无法完全取代手工雕塑所特有的“手感”,这个概念和绘画中的“绘画性”类似,制品特有的美感更加本质的“真实”。
1839年摄影术的出现对绘画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摄影不仅在技术上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形成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看方式和对“真实”的认识。但前提是你是一个具有良好空间想象能力并充满创造力的“普通人”。
雕塑家约瑟夫·博伊斯半个多世纪前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真的成为了“现实”类似的假设也在近两个世纪前摄影术甫一出现时被提出过,作为一个科技盲技术渣,从百度上自我科普了一下才了解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