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精神意象的辐射下,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吴为山心中响起: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这个旋律对应着3组雕塑:由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家破人亡》;各具神态、体态、动态的《逃难》群雕;由大地发出的吼声,颤抖之手直指苍天的《冤魂呐喊》。
在吴为山的构思中,这3组雕塑将组成激越而低沉、悲惨而激愤的乐章,用巨大的空间气场将观众统摄于悲天悯人的氛围中。不过,这个方案能否通过评审,他并没有十足把握。
为了让评审专家全方位地了解设计理念,吴为山精心准备了3种呈现方式:一是创作方案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二是电脑图像,使观者情感随图像漫游;三是按建筑与雕塑实景比例缩小,制成大型模型,让观者身临其境。为了制作模型,吴为山找到了一个当时尚未落成的美术馆大楼,在大厅里制作了80米长的模型,把主题雕塑做到了6米高,最终营造出一个等比缩小的实景空间。
2006年9月,这个“立体化方案”让国内十余位专家深受震撼,评审顺利通过。
不过,群雕中的开篇之作《家破人亡》因为高度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议。雕塑的原设计高度为12米,但建筑师最初的雕塑设计限高规定是5米。
谈到雕塑高度“超标”的问题,吴为山解释说,《家破人亡》表现的被凌辱的母亲是千千万万受难家庭的代表,是蒙难祖国母亲的象征,其造型像一个大写的“人”,嶙峋而沧桑的身躯让母体成为山河、成为巨石,失去生命的儿子则化为了山脉。要传递这样的意涵,5米的限高显然“太低了”。
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在现场认真比较18米高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后,断言“雕塑不能低于11米”。最终,《家破人亡》维持在11.5米,这座标志性雕塑让过往行人望而生悲,让走近的观众如临巨岩,产生强烈的压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