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佛山女儿陈铁军雕像背后的争议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佛山女儿陈铁军雕像背后的争议

佛山女儿陈铁军雕像背后的争议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陈铁军公园的雕像落成已有23年,前来瞻仰的市民常年不断。 陈铁军公园的雕像落成已有23年,前来瞻仰的市民常年不断。 陈铁军雕塑的设计、创造者张满汉当年工作的情形。(受访者提供) 陈铁军雕塑的设计、创造者张满汉当年工作的情形。(受访者提供) ←雕塑家鄢云讲述陈铁军雕像创作故事。 ←雕塑家鄢云讲述陈铁军雕像创作故事。

  关婉灵 曾群善 郭继江 张明术

  雕刻佛山之陈铁军    

  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作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的艺术形式,雕塑以其三维造型的强烈体量张力和蓝天之下日动影移的微妙变化,演绎着城市的故事。

  在佛山,城市雕塑的崛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 0年代,经历过十多年缤纷的春天,也走过近10年的寂寞低谷,艺术家用手中的雕塑刀雕刻了专属于佛山的城市印象。然而,每一件展示在我们眼前的雕塑背后,却不仅仅是艺术家创意的结晶,当中还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或许有过艺术家与官员们的思维博弈、也接受过大众的争议……

  南都今日推出《雕刻佛山———城市雕塑》系列报道,尝试梳理那些属于佛山人集体回忆的雕塑作品,探寻每一把雕塑刀敲凿出来的故事。

  12月初的佛山,在一股冷空气的洗礼下,一夜趋冷。早上,瑟瑟寒风中,黄阿姨紧了紧衣襟,走进了位于禅城区汾江西路的铁军公园,仰头看了一眼前方的汉白玉雕像,然后开始每天的晨运。她说,这个习惯是从铁军公园建起的时候开始的。三天前,禅城区委宣传部来铁军公园调研公益宣传,这里是佛山“85后”共同的“爱国记忆”。

  冬日里的公园,青草依旧,树木长青,一尊8米高的陈铁军雕像立在寒风中,秀美、傲然、坚定。“她”在这里站了23年零两个月,见证着前方的平坦道路架起了三层立交桥,见证着路过的市民从骑自行车悠悠经过到自驾车呼啸而去。时光流转,这位昔日的时代革命者一直看着佛山的“城市革命”。

  和黄阿姨每天都仰望一次陈铁军雕像不同,雕像的创作者鄢云却许久没有来过这里了。这座让她扬名于佛山的雕塑,藏着她对丈夫———著名雕塑家张满汉的怀念,以至于翻开记录着他们携手创作这座雕塑的相册时,也会让这位优雅沉静、7 3岁老艺术家老泪纵横。

  创作篇

  公开征稿:创意避开“刑场上的婚礼”

  “当时国家评选了全国100个最有影响的革命人物,陈铁军入选了,考虑到佛山作为陈铁军的故乡却没有相关的纪念物品,我亲手写了一份提案,提出筹建陈铁军雕像”,1990年,时任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文联副主席任流促成了陈铁军雕像的建立。提案提交到市政府后,得到了领导的重视,陈铁军雕像被提上了政府工作的日程。

  要建设一个雕像,资金从何而来?任流介绍,当时公布要建立雕像时,社会各界都很支持,包括供水、供电、银行系统等12个企事业单位同意出资赞助。有了资金保障,后续工作才能开展,1990年5月,由市文联牵头,在全市公开征集雕塑设计初稿。

  这是鄢云跟随丈夫张满汉来到佛山的第7个年头。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雕塑系的佛山人张满汉回到家乡组建佛山市雕塑室(现佛山市雕塑院前身),那时的他已拿下多个国家级奖项,在肖像雕塑方面的成就已是全国知名。而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雕塑系、师从张满汉的鄢云也在多年的历练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尽管光环在身,但面对这样一次征稿,这对雕塑伉俪还是拿出了全部的热情。

  “当时从主办方拿到的人物资料只有一张黑白照片”,鄢云回忆,照片是陈铁军青少年时期的单人半身照,人物的五官是模糊不清的,只能自己找其他照片和人物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一个人的故事,才能刻画她的气质和神态,这对雕塑而言很重要”。

  而在陈铁军的经历中,她和周文雍“刑场上的婚礼”的事迹是最广为传颂、最具感染力的,但张满汉和鄢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个“亮点”。“当时张满汉说,陈铁军就是‘佛山女儿’,我们的雕塑是纪念家乡的烈士,传扬一个进步青年的革命精神,没必要把周文雍也放进去”,鄢云说。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任流的认可。

  讨论形象:长辫改短发更显精神

  如何表现一个知识青年的进步形象,是张满汉和鄢云考虑最多的。当时的很多美术作品中,革命者最常见的形象就是招贴画中“展开臂膀、迎着太阳”的姿势,在鄢云看来,这显得过于浮夸和形式化,她和丈夫更希望从气质、内涵方面,去凸显一种从容、坚定的革命精神。

  “我们做的第一稿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那时候设计的发型是扎着一条长辫子”,鄢云回忆道,当年搜集到的图片资料里,陈铁军少年时的形象就是扎了辫子,但张满汉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在完成第一稿以后,对照着陈铁军的事迹再推敲了一次,决定把辫子剪掉,“一头短发更符合当时知识青年的形象”。

  并腿站立,身姿挺拔;双手自然垂在身侧,右手紧握书卷,左手握成拳头;身穿民国时期的布袄及膝裙学生装,衣纹干净利落,面容从容平静,眼神直视前方,坚定刚毅;一头利落飘逸的短发,精神干练。这就是张满汉和鄢云最后提交给主办方参与评审的雕像设计。

  “当时收到146份投稿,不同的形象都有”,负责征稿组织的任流说。然而,雕塑大师潘鹤、陶艺大师庄稼等组成的评委组对张满汉伉俪的作品情有独钟:“它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大勇,大无畏的精神,这种力量,从作品的内在向外传递出来”,潘鹤认为,这座雕塑成功地刻画了陈铁军的形象特征,表现了“五四”时代投身革命的青年女学生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最终,张满汉和鄢云承担了铁军雕塑的制作工作。

  雕刻过程:年过半百爬简易架

  按照做雕塑的流程,他们需要根据定稿的小样做一个等大的泥塑,用点石机定点,然后再由凿石工在汉白玉石上根据定点进行雕刻。最后,再由雕塑家进行最后的打磨、微调。

  “陈铁军雕像4.5米高,这么大的汉白玉石材很难找,最后是从四川买到了3块,拼接在一起”,任流介绍,玉石就运到当时还是一片开阔草地的铁军公园现址。

  于是,这片草地成了张满汉和鄢云每天必到的地方。每天一大早就骑自行车到现场,做泥塑、指导凿石工定点,忙到晚上天黑了也不愿离开。“他拿着手中的雕塑刀,就像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很高”,鄢云每天跟在丈夫身边,协助做一些调整的工作。

  历时半年多,点石机和凿石工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陈铁军的汉白玉雕像才有了基本的样子。然而,机器的凿痕过于生硬,还需要雕塑家进行调整和打磨。当时已经50多岁的张满汉坚持要对雕塑的面部细节进行调整,他一个人爬到临时用竹子和木板搭起的约2层楼高的简易架子上,拿着手持的打磨机,一点一点地对凿痕进行调整,常常一站就是一天。

  回忆起那段时光,鄢云的眼里蓄满了对张满汉的艺术崇拜和泪水。她有一本记录时光的相册,里面放着她和丈夫张满汉当年一起做铁军雕塑的照片。2007年,张满汉去世,她再也不愿翻开。为了还原铁军雕塑建设的过程,她特意把相册找了出来,一张张地抚摸着照片,讲述着故事,老泪纵横。

  选址篇

  多次斟酌:放中山公园“突兀”放五峰公园“荒凉”

  在张满汉和鄢云埋首在汉白玉雕塑中的时候,任流也面临着一个头痛的问题:雕像做好后,安放在哪里?

  当时第一个提出的想法是放在中山公园。公园里场地大,对于一个纪念雕像而言,这里的环境绿化也相符。“当时这个想法还是比较多人支持的,但有某部门的人提出了异议”,任流说,有人说中山公园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建的,孙中山是国民党的领导人,而陈铁军则是共产党的先进青年,把这个雕像放在中山公园显得突兀。意见提出后,时任的主管领导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第二个被提出的地址是在佛山市殡仪馆旁边的五峰公园。“五峰公园至今都没有建设好,更何况当时,环境非常恶劣,也没有人管理,雕像被毁坏了也没人知道”,任流对这个提议并不支持,他说在当时的表决会议前,时任主管领导也曾暗示他带头投反对票。于是,这个想法也“流产”了。

  红头文件:铁军雕像扩展成铁军公园

  两个选址都被否决了,陈铁军雕像的选址陷入了困局。任流一边寻找合适的公园选址,一边思考能否建设新的场地,“他们做雕塑的空地,其实也可以开发成公园”。他把这个想法跟领导进行了沟通。不久后,一份市政府的红头文件发下,里面的一句话让任流至今印象深刻:“要建设一个以陈铁军雕像为主体的主题纪念公园”。这句话让他鼓舞,在一座城市里建一个以雕塑为主体的纪念公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有了这份文件,在铁军雕像的制作场地建设铁军公园也就顺理成章了。是年7月,铁军公园奠基,这片草地砌起了围墙,移种树木,铺设草坪,朝着一座纪念公园的定位变化着。

  1991年国庆前夕,张满汉和鄢云制作的陈铁军的雕像终于完工。一辆吊车缓缓开进了铁军公园,它把庞大的雕像吊起,牢牢安装在公园中央一个3米多高的方形地台上。奋斗1年多,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

  1991年9月29日下午,一场冒雨进行的揭幕式隆重举行,时任市委副书记韩英、副市长梅彼得为雕像揭幕。“当天发生了很戏剧性的一幕,当时很多领导都是骑自行车到现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湿了,但就在揭幕前几分钟,雨突然就停了”,任流回忆起这一幕仍感到不可思议。

  至此,历时1年多筹备,这座至今在佛山依然影响力巨大的城市雕塑,终于完成。当时已80多岁的陈铁军侄女陈惠文在看到雕像的一刻,也忍不住感叹:“这个雕像做得很神似”。“这是对我和丈夫最大的褒奖”,鄢云说道。

  影响篇

  酒楼少有婚宴 商家设全国最重钟馗铜像

  雕塑顺利落成,但围绕这个雕塑的非议才刚刚开始,23年间争议之声不绝于耳,整个佛山没有哪一座雕塑会引起如此大的议论。78岁的朱老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居住在铁军小区“从雕塑落成那一刻,争论就一直没停过。”他回忆当时雕塑落成后,就有人提出雕塑正面对着马路对面的石湾宾馆有些不吉利,这种封建迷信的说法自然遭到驳斥,“我记得90年代有个大学教授还专门在电视上解释,说不要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朱老伯称,“大家反对的一定不是雕塑本身,而是雕塑在特殊环境下,折射出的传统忌讳文化,这个难以避免。”朱老伯的这一观点也得到很多附近街坊的赞同,街坊们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 很少有本地人愿意去石湾宾馆举办婚礼。

  12月12日,南都记者来到三星级的石湾宾馆,在一楼的婚礼宴席厅,一位资深工作人员坦陈,来石湾宾馆举办婚礼的家庭确实不多,但不是没有。“对面雕塑不时有人敬献花圈,成群结队的学生和市民前来悼念,这些举动本身是好的,但被街坊看成对新人的婚礼不吉利。”对于街坊的这种忌讳传统文化,宾馆也无可奈何。但巧合的是,在1991年陈铁军雕塑公园落成之后的一年,宾馆有了一些行动。

  在1992年,由已故艺术家罗琼竹塑造的一个钟馗铜像,放置在宾馆大厅内。这可不是普通的铜像。据该铜像的简介称,这是目前国内最大最重的铜造钟馗像,重达1500斤,被誉为是镇店之宝。

  “钟馗在古代就已人人皆知,除暴安良引福归堂的英雄人物,是我们宾馆的镇店之宝啦。”酒店的一位保安对记者称,这或多或少可以减少一些冲击。对此,石湾宾馆大堂的一名负责人则称,钟馗铜像开店就有,同时也是件珍贵的艺术品,是引福归堂之意,图个吉祥。

  南都记者走访中发现在雕塑公园旁边,还是一个三岔路口,另一个钟馗的巨幅浮雕被刻在一家旅业墙壁上,面目狰狞威武的钟馗宛如该店的守护神。该旅业方则称,以前门口还有两个石狮子,后来店门口改为停车场,石狮子撤走,而钟馗浮雕,则是做生意的一个引福归堂的吉祥兆头。

  主创者:非议阻挡不了崇高

  “一个政治性和艺术性都这么高的雕塑,没想到在佛山人眼中还会有各种很八卦的非议。”初闻城中的各种非议,一度让鄢云感到震惊和心痛。“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陈铁军一个人站在这里,没有周文雍的陪伴,孤零零很可怜”,这样的说法让鄢云很介怀。在她看来,这是她与已过世的丈夫共同坚持的想法,这是向烈士、向革命精神致敬,而不是向他们的爱情致敬,“何必要这样攻击一个雕像呢”?

  “陈铁军是佛山的烈士,怎么在故乡却受到这样的对待?”,针对各种非议,鄢云想过要解释和澄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雕塑是很孤独的事业,不是谁都能懂得,跟不懂雕塑的人解释,很费劲”,经历过岁月的洗礼,鄢云对于这些非议都能够一笑置之,这个雕塑只花了13万,就是支付了汉白玉石材和凿石工的钱,两位雕塑家没有收设计和制作费,“一个纪念雕像的存在,有着崇高的政治情怀,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非议并不能阻挡这个雕塑的存在,那就已经足够了”。

  铭记英雄 希望扩建浮雕

  “谁说这是忌讳?我们觉得是吉祥的象征。”在铁军公园散步的一陈姓街坊称,如今,陈铁军雕塑所在公园也成为街坊散步休闲之地。“以前没改造前,雕塑周边很窄的,也不宽敞,如今变成无封闭式。”附近小区的街坊对此称。一对曾经在石湾宾馆举办婚礼的夫妻也表示:”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讲这些吗?

  如今佛山的铁军小学,前身则是陈铁军在佛山就读的季华两等女子小学,在1998年,季华两等女子小学成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小学的一名老教师称,铁军烈士雕像是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每年老师会带领同学们瞻仰,“陈铁军曾经就是我们佛山人身边活生生的人,感受这位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教育,对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不止是铁军小学的师生,铁军雕像几乎是所有“85后”佛山人的集体回忆。

  2008年,一版由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陈铁军的个性化邮票《铁血红花 巾帼英烈——— 陈铁军》首发,当中的图案,正是屹立在公园里坚定直视前方的铁军雕像。“我希望能够让陈铁军的英勇事迹更广为传播”,任流提出希望铁军公园能够扩建,在公园内建设一个拱形浮雕,与雕像相呼应,而浮雕上面雕刻陈铁军的生平故事,让年青一代能够感受烈士的家国情怀。

  陈铁军就是“佛山女儿”,我们的雕塑是纪念家乡的烈士,传扬一个进步青年的革命精神,没必要把周文雍也放进去。

  ———为什么没有选择《刑场上的婚礼》

  1991年9月29日下午雕像揭幕,当时很多领导都是骑自行车到现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湿了,但就在揭幕前几分钟,雨突然就停了。

  ———时任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任流回忆

  陈铁军生平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04年4月8日生于广东佛山。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随同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长周文雍积极筹备广州起义,在广州、佛山等地筹款及发动群众。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初奉命与周文雍返广州重建广州市委地下机关。1928年2月2日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月6日和周文雍在监狱铁窗前合影并宣布结婚,英勇就义于广州红花岗。年仅24岁。

  统筹:南都记者 郭继江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曾群善

  摄影:南都记者 郭继江 张明术

  (相关线索提供 阿龙100元)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