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Kyd 编辑: Agnes
英国大导迈克·李最新力作《透纳先生》5月在戛纳电影节的放映口碑爆棚,评分达到史上最高3.6。 《透纳先生》以一种接近绘画的视觉语言重现了浪漫主义画家透纳的后半生,地道的英国气息扑面而来。
同样是基于真实人物改编的电影,由迈克·李(Mike Leign)导演的《透纳先生》(Mr. Turner)比昨天的《摩纳哥王妃》不知要高明多少。电影讲述的是英国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J.M.W. Turner,1775-1851)的故事。150分钟的片长,回顾了他从中年至离世的那段传奇人生。
一部关于英国浪漫主义画家的传记电影,由英国现实主义大师迈克·李操刀——电影本身就如同透纳的画作一样精美绝伦。虽是19世纪背景下的古装戏,但同时具有迈克·李其他电影中独有的现代性。
影片可能对观众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要求,涉及绘画、音乐和历史的梗很多,比如透纳的画作“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中隐藏着一匹迦太基大象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如同李的《赤裸裸》、《与此同时》等作品一样,剧中展现英语魅力的“狄更斯式”的对白也值得再三品味。
我观察到,《卫报》、《电讯报》、《泰晤士报》等大部分英国影评人都给了该片五星满分,也许正如迈克·李在发布会上所说:“每个英国人在情感上都能与透纳共通。”在英国,威廉·透纳是家喻户晓的画家,是他们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画家、先驱和革新者。”他是多产的画家,晚期作品对光线及色调的兴趣超过形体,尤其善于描绘大海的光色和空气的变化。批评家约翰·鲁斯金描述他“能惊心动魄地、真实地掌握大自然的脉搏”。从后期那些大胆的习作中,我们更能找到印象主义和现代抽象绘画的发端。
饰演透纳的是英国演员蒂莫西·斯波(Timothy Spall)(《哈利波特》、《国王的演讲》)。18年前,他在迈克·李的电影《秘密与谎言》中担任男主角,该片一举拿下当年的金棕榈。今年,蒂莫西·斯波的表演也让他成为影帝的有力争夺者。他在片中就像一头魁梧的大熊,拄着拐杖,喘着粗气,蹒跚前行,喉咙里不时发出的咕咕哝哝的声响贯穿全片,让人看得既想发笑,又充满怜悯。
片中有一个细节,透纳说自己喜欢Henry Purcell(巴洛克早期的英国作曲家)的咏叹调,跟着钢琴伴奏,他动情地唱了出来。唱歌时他仍然表现得很笨拙,走调,忘词,唱得很差劲,却又充满柔情。在粗糙的外表下,他的内心其实比谁都细腻——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抓住空气和光影的神秘,抓住自然的瞬息万变,乃至启蒙了一整批法国印象派大家们。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描绘他如何创作出1839年他的杰作《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The Fighting Temeraire,全名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1838)。这幅画被BBC评选为“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英国画作”。在2012年《007》电影中,邦德和本卫·肖就是在这幅画前接头的。透纳告诉他的艺术家朋友,不要在(被拖去解体的战舰代表的)过去中寻找希望,而是要看到它前面的那艘拖船,“过去已成过往,你正放眼未来!”
影片中的那些配角也是一大亮点,透纳的女佣、情妇、他在画家圈里的朋友,每一个都演得很生动。你会发现一些熟面孔,比如《又一年》中的Ruth Sheen、Lesley Manville等。而迈克·李,这位作品屡次入围的“臭脾气”大师,也已经是戛纳的常客了。
有人说,《透纳先生》与他之前那几部关注英国平民阶层的电影似乎不太一样,但迈克·李本人倒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对人物的关注,对细节的关注还是一样(而且,还是没有剧本)。我想这些影片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这么多年来,迈克·李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讲述英国人的故事,而他擅长的远不只某一阶层的生活状态,他会表现一切有关英国人最核心气质的、某种在空气中闪着光辉的东西。
透纳画作欣赏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 《维苏威火山的爆发》 《暴风雪》 《摩特雷克平台》 《现代罗马》 《国会大厦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