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中国游客成美国博物馆艺术馆争抢的客源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中国游客成美国博物馆艺术馆争抢的客源

中国游客成美国博物馆艺术馆争抢的客源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 当美国各大博物馆吸引着中国游客光临时,也将中国元素接纳了进来 ■ 当美国各大博物馆吸引着中国游客光临时,也将中国元素接纳了进来 ■ 如今,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会看到认真学习的中国人,艺术参观将成为中国人新的旅游项 ■ 如今,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会看到认真学习的中国人,艺术参观将成为中国人新的旅游项 ■ 巴塞罗那街头的“三阳开泰”,中国文化主题却带着浓浓的西洋味儿,颇有文化交融的意思 ■ 巴塞罗那街头的“三阳开泰”,中国文化主题却带着浓浓的西洋味儿,颇有文化交融的意思

  ◆ 寿达林(纽约特约评论员)

  ● 编者按

  据美国《纽约时报》3月18日报道,根据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的统计,中国是该市2014年的第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游客数量比前一年增加逾20%,这是中国连续第三年成为洛杉矶的头号海外游客来源国。而大量增加的中国游客也成了美国各大艺术馆、博物馆争抢的客源,文化艺术观摩旅游项目或许会在2015年成为中国游客的新宠。

  人数诱惑 势不可当

  如今走在纽约街头,亲切的普通话,甚至上海话都不少见,中国游客到美国旅游的人数这几年明显更多了。几乎每次我走访纽约几个较为知名的博物馆,都能看到许多中国游客的身影,除了一些自由行的年轻人,跟团来的中年人、老年人近两年也多了不少。这个现象让我感到很高兴,这证明国人到美国来,不仅是为了逛景点和疯狂购物,他们也开始对艺术越来越有兴趣了。

  这也难怪美国许多博物馆都对中国游客“殷勤”起来了,对于博物馆来说,艺术本就无国界,也不管你是不是本地人,只要对这里的艺术、文化有兴趣,他们都欢迎。目前看来,参观博物馆的中国游客多数还是冲着那些最有名的博物馆去的,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在该博物馆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财年中,中国游客首次成为该馆的第一大外国游客群体,达到20.9万人次,相当于2009财年中国游客人数(5万人次)的4倍多。正如纽约市旅游推广协会会长弗雷德·狄克逊所说:“他们喜欢(这些博物馆的)重要地位,文化遗产和历史也对他们构成真正的吸引。”在我看来,这并非坏事,毕竟中国游客能够慕名而来,就会有更多人开始了解到博物馆的魅力,名气打响了,自然会有更多后继者投入其中。再加上赴美旅游签证的有效期在2014年年底从1年延长到了10年,这也意味着中国游客的数量又会有更大的增长,能来美国的机会多了,游客自然会对旅游项目有更高要求,而文化消费势必会成为今后吸引中国游客的“重头戏”。

  银联支付 潜力无限

  从资金来源上看,美国博物馆主要依靠政府资助、社会各种公益性基金会捐助、门票收入、会费(个人、公司及博物馆之友等各种协会)、捐赠(社会机构和个人)、基金投资收益,以及商店、特展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收益来维持运转。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少博物馆面临着筹资方面的困难,这个时候,具有强大消费实力、并对旅游纪念品相当喜爱的中国游客,自然也成为了博物馆不得不争取的目标。根据美国旅游协会的统计,中国游客每次赴美的人均消费为7200美元(包含旅行和住宿费用)。根据该协会的统计,尽管85%的中国游客都在美国进行了采购,不过在2013年,36%的中国游客选择了参观活动。尽管门票受益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面向中国游客的博物馆周边纪念品,也能成为博物馆的一大商机。

  或许是发觉了中国游客的消费潜力,最近,全美不少博物馆都开始接受银联支付方式。这也无形之中透露出讯息,中国消费者愿意在博物馆的文化消费上投入更多。

  多种服务 应对有序

  除了支持银联支付以外,全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还在各类服务上设法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早在几年前,不少博物馆就开始提供专门的普通话语音导览设备以及中文导览图;如今,不少博物馆里还能找到中文志愿者专为中国游客提供导览讲解服务。作为领头羊的大都会博物馆更是准备了各种服务迎客,他们不仅提供中文导览图、语音导览等常规服务,更有志愿者提供的一小时展品讲解活动;大都会博物馆还利用网络平台,在中国卖力“吆喝”,他们有自己的新浪微博“大都会博物馆MET_中国艺术”,还有支持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iPad应用;为了扩大在中国的知名度,他们还将展品送到中国举办展览。这些举措,无疑让中国游客在参观大都会前,就早早期待起来。有意思的是,大都会博物馆的中文版藏品指南销量高于其他外语语种的藏品指南,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游客对博物馆藏品的喜爱。

  2014年,洛杉矶会议及旅游局还推出了名为“备战中国”的继续教育认证项目,为其成员提供有关如何吸引和迎合中国游客的工具与建议。该项目每月学习的内容包括数字营销、招聘和管理会讲普通话的员工以及为中国农历新年做准备等。可以发现,在为迎接中国游客做准备的过程,也似乎成为了美国博物馆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交流方式。

  文化差异 早做准备

  中国游客受到如此重视,的确令人高兴,但在高兴之余,我们也该未雨绸缪地思考一下,在大量中国游客投入博物馆旅游热潮时,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备战中国”这项继续教育认证项目的出现,不仅是帮助博物馆等机构学会招揽游客,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培训,让这些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中国文化习俗、习惯,从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与旅游业相关的机构(包括8家博物馆)成为该项目会员,其中一个会员是盖蒂博物馆。该馆负责游客事务的协调人戴维·辛格尔曼说,该项目帮助博物馆对员工和志愿者进行培训,教授他们如何为或许有“文化差异”的游客“提供好的体验”以及如何“正确地接待他们”。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老上海,我也认为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我曾在参观博物馆时,亲眼看到过一位年长的中国游客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想要拍摄藏品,而工作人员劝阻时又存在语言障碍,一个只会中文,一个只会英语,比手画脚了半天才达成共识。原来那位游客看得认真,习惯了在国内时大部分展览都能拍照,所以也就没有注意到边上小小的“禁止拍摄”标识,才引起了小摩擦。有些对于美国人来说司空见惯的参观习惯,中国游客并不知情,这时候如何适当告诫又不会令游客感到反感,就需要提早做好应对方案。在我看来,让更多中国游客到博物馆参观,不仅让他们也能享受美国众多的艺术资源,更可以通过参观,让中国游客更加了解美国的文化习俗。比起坐在大巴士里,到一个景点下来拍拍照,文化旅游更多地参与到美国人常去的地方,感受不同的参观氛围,或许更加值得回味。相信这样的旅游方式会在今后成为一股新潮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