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黎
这两天,如果你刚好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走过二号坑的弩兵阵,会觉得有点奇怪:考古人员正在坑里东挖挖,西量量,路人甲乙丙丁居然可以站在两边围观。
这是兵马俑二号坑,4月30日开始的第二次发掘现场。
上一次,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
而这次有点新鲜,采取的是“边发掘、边展示”的形式,坦荡荡地告诉大家,陶俑是怎么挖出来的。
兵马俑一共有三座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最为壮观。二号坑比较低调,但东西保存得最好,因为它只有局部被火烧过,没有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所以,当年才会出现惊艳世界的完整的绿面俑。
虽然这次发掘才刚开始,但对可能会出现的惊喜,还是可以大胆猜测的。
发掘领队朱思红告诉记者,第一阶段,主要是弄清楚二号坑的结构、布局和俑坑棚木以上的内容,这次主要了解棚木以下,也就是俑坑内埋藏的秘密。
二号坑里埋着哪些秦国大军?
专家说,这里属于多兵种部队,里面有四个方阵: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以及车步骑混合方阵。
古代打仗有一种战术思想,叫做“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二号坑的布局,就是明证。
这四个方阵的布局很有讲究: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分开可以单独作战,混搭起来,又很有威力。尤其是车、步、骑三个兵种混合编组,是从战国时期步兵、骑兵成为独立兵种之后,在军阵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变化。
那么,秦代的神秘战车什么样子?一号坑曾经发现过指挥车,专家说,二号坑的战车更为实用,模样值得期待。
说到这里,对兵马俑新闻感兴趣的人会想起一件事。
2003年初,秦始皇陵考古队在秦兵马俑博物馆门前约500米处,发现了一座墓葬,埋藏有121具人的骨架。
专家们对骨架做DNA鉴定时,发现了一个具有“欧亚西部特征”的个体。专家推测,在汉代“丝绸之路”之前,秦始皇在位时,东亚人群和欧亚西部人群间就可能已经有了较为频繁的联系。既然有“洋劳工”,那么在秦始皇的“军阵”中,会不会出现外国士兵呢?
这是可以期待的。
去年国庆节,记者曾报道过首个彩色兵马俑展览举行的新闻(详见2004年10月9日C1版),那次一口气展出了7个跪射俑,全都是二号坑第一次发掘时的成果,而且都是完整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袁仲一说,立射俑身高一般在1.7米、1.8米,跪射俑因为是屈体,只有1.2米、1.3米,相对重心比较稳,位置更深,更容易保护,所以这次应该会找到更多跪着的。
更惊艳的是,他们的脸上,有嫩嫩的粉色、白色,像涂了一层粉底。“它们被淤泥包裹,形成了相对恒温恒湿的环境,彩绘才更容易保存下来。”
所以,这次发现彩俑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记者更希望多发现一些被气得脸色发绿的绿面俑,因为目前二号坑里只发现了一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张绿脸。他的小伙伴藏在哪里?说不定哪天你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时,他刚好从淤泥里现身,被你逮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