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位于四川大足县,主要包括北山佛湾和宝顶山大佛湾两部分,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精品。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烽火连绵,唐廷数次逃入相对安定富饶的四川地区避难。随同入川的有许多艺术家,其中一些就此留居蜀地。他们把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思想也带入了原本闭塞的巴蜀地区,几代后,即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堪与江南地区相媲美的文化艺术中心。尤其当西北地区的开窟造像风气已日趋衰微之时,四川境内的雕凿活动仍相当活跃,并形成了我国古代佛像雕凿的最后一个高潮。
大足县境内的大小佛教石窟造像很多,仅宋代造像的数量就超过了其他省份宋代石窟造像的总和,重要的有北山佛湾、宝顶山大佛湾、石篆山、妙高山、佛安桥、玉滩、七拱桥和石门山等八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山佛湾和宝顶山大佛湾两处。
北山佛湾位于大足县城北2公里,古称龙岗山,其窟龛造像开凿于唐昭宗景福元年 (公元892年),历经晚唐、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和后蜀两代,至北宋后期、南宋前期(约公元11世纪初至12世纪中)达到最盛。此处的窟龛摩崖造像,分布在高约7米,长约300米的崖壁上,自南而北编号共290号,其中包括空窟13个,经幢6个,碑碣7通,题记2方,有造像的窟龛262个。
北山佛湾的宋代造像主要分布在崖壁中段,手法精巧,线条流畅,是大足石刻中的精品。这些佛教雕像,以密宗的居多,其次是华严宗。窟龛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第113号水月观音龛、122号诃利帝母龛、125号数珠观音龛、136号转轮藏窟、155号孔雀明王窟、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相窟、180号“观音变相”窟、245号西方净土变相龛等。这其中,最富盛名的是136号转轮藏窟。转轮藏窟约兴建于南宋初期,平面呈纵长方形,宽4.7米,深7米,中央本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后衬菩提树,顶放灵光,直冲窟顶,两侧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沙弥,右角另有小型供养人像四躯。在左右两壁,自内向外分立乘狮子文殊(2.19米)、持宝印观音(1.6米)、捧宝珠观音(2米)和乘白象普贤(2.15米)、拨念珠观音(2米)、持法器六臂观音 (1.6米);在诸像周围,另有驯狮、驯象武士、冠冕盛装的僧俗男女供养人像等。在窟门外,左右各侍立一躯威武凶猛的金刚力士(左高1.8米,右高1.76米)。转轮藏窟的形制、造像内容和组合方式在当时都是比较独特的,在雕刻手法上堪称宋代石雕精品。窟中造像的大小,基本与真人等身,佛与菩萨的神情也大都善良亲切、温柔和悦,充满了人性化的意味。此外,诸如弟子、武士、僧人、供养等雕像,在形貌上也各不相同,反映出深厚的生活气息。这些雕像避免了宗教雕塑中概念化的通病,将婉约温柔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相融合,将现实与理想相统一,既使人感到亲近,又带有宗教的神圣,其艺术成就在宋代石窟和寺庙造像中都是罕有其匹的。
宝顶山大佛湾位于大足县城东北20公里处,与小佛湾、圣寿寺、舍利塔、山路旁的造像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密宗道场。宝顶山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的密宗造像群。宝顶山大佛湾造像由南宋时期密宗名僧赵智凤主持开凿,约自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历时70年。石刻共编为31号,其中包括碑碣4通和近代道教造像3铺。
大佛湾造像群的布局与众不同,是在长约280余米,高约15米的山谷崖壁上, 按照统一的计划、周密的设计次第完成的。虽然历时70年,各组间的题材、主题和表现形式都不相同,但自始至终是遵循统一的计划和设计,为实现总的主题而进行的。因此,它的全部造像,其实是一个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的整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8号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像、第13号孔雀明王窟、第14号毗卢道场窟、第15号摩崖父母恩重经变相、第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摩崖、第20号摩崖地狱变相、第21号柳本尊苦行摩崖、第29号圆觉洞和第30号摩崖牧牛图等。
尽管大足石刻的开凿有着宣扬佛法说教的主旨,但雕塑匠师的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们为造像之精妙而赞叹不绝,大足石刻无愧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