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价格一路走高,普通型一年涨逾50%
本报记者 陈涛 实习生 祝晓璇
从清末便装官员坐像、旧时妇人裹脚照,到民国结婚留影、全家福,近百张老照片整齐摆放在覆盖有薄膜的像套里,从店内一角的天花板垂直落下,形成一面五花八门的照片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人顿生“今夕是何年”之感。
这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店,坐落于琉璃厂东街乙9号,也是琉璃厂街上最大规模的老照片经营场所,54岁的店老板郭建华12年前由山东来到北京,经营古玩杂项。“老板,那幅镶嵌有彩色门楣的照片多少钱?”“那张啊,4500元,不还价。”老郭几乎头也没抬地应答道。这是一张拍摄于清末的照片:两位清代装束的女子并排紧邻而坐,宽松的裙装下依稀可见其三寸金莲小脚。不过,最出彩的当属照片四周平添出的彩绘门楣和拾级而下的阶梯,原本寻常的照片,显示出几分富丽堂皇。“在清末,照相本属少数人的权利,能将照片再做如此修饰,非富即贵。”郭建华说,这张照片是他几年前从山东老家淘回来的,但凡进店的客人都会打听几句。
不过,这张照片并非是店内最贵的,“镇店之宝”当属一张清朝官员着便装的坐像——四十来岁的他头戴官帽,端坐太师椅,却穿一身便装,标价为6000元。“这还是因为没法证明这位官员的姓氏给出的价格,如若能求证,几万元都不在话下。”郭建华解释说,由于清末的照片实在太少,不少都是孤品,无法通过互为验证得出具体信息,进而直接影响了老照片的定价。
何为老照片?国内外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业内颇有影响的《老照片》丛书认为当以20年前为界,而国内著名的老照片收藏专家仝冰雪则把1949年之前的照片才当作老照片。郭建华店里的老照片几乎全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物以稀为贵”是他这个自诩兼职商人的不二法则,年代越久远自然越少见。
郭建华平素以研习创作书画为主,小店只是他的一份兼差。至于缘何当初选择老照片,他笑言,纯属带有些文人情怀。不过,近两年来势凶猛的这波涨势行情,却着实令他始料未及。据他介绍,“男看头、女看脚”是这一行的口诀,那些穿朝服、裹小脚的老照片,一年里售价涨了两倍,由不足千元到两千元,就连普通型老照片一年里也涨逾50%。他的店里去年还有不足百元的老照片,如今最低也在两百元以上。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报国寺文化市场,记者同样发现这些一度处于“非主流”的老照片已悄然升温。报国寺一位顾姓老板从上个月起,将店内老照片通通提价10%,而潘家园一家以古建筑、风景等老照片为主的小店,一张翻版的“宣武门旧照”标价都在400元,而去年同期还不到200元。
缘何老照片近两年出现价格飞涨,在北京华夏传承拍卖公司顾问张正欣看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代艺术品的持续调整影响了藏家的热情;其二,有极珍贵史料研究价值的老照片尚属价格洼地,开始吸引藏家参与。不过,老百姓参与之初即引爆价格一路高歌。“近代照相技术一度只限于上层社会享用,导致那时候的照片存世量极少;再就是由于无人重视,那些老照片很多年里曾被以废品的形式论斤买卖,导致流失惨重。”著名收藏家王立军如此解释当今飞涨行情背后的成因。
郭建华这些年的经历也验证了老照片稀缺的现实。他说,前些年出门一趟总能买回来一两张,如今即便出去十天也未必能买到一张。“与书画等强势藏品不同,老照片依然只能算小众类,不过,它负载的文史信息是它的强项。”王立军认为,无论是那些已经消逝的建筑的原状,还是某个时代人们生活里呈现的历史细节,都弥足珍贵。“再过三十年,如果没有老照片,没人会知道裹小脚是啥模样。”郭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