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斯的三十幅黑白照片,奠定了此书“美国经济和社会不公的史诗”的地位。
文/编译/史亭玉
作家詹姆士·艾吉和摄影家沃克·艾文斯七十年前合作的《三个棉花佃农家庭》,在二人辞世半世纪后,于2013年再次出版。
此书是对他们1941年出版的《勇者之颂》的补充修订。当年,《勇者之颂》被批评家Lionel Trilling称为“业界良心之作”。《三个棉花佃农家庭》收编了首次面世的艾吉手稿,令这本书的出版更具话题性的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同期举办的艾文斯摄影展。展览从2013年7月14日一直持续到2014年1月26日,是该馆首次为摄影家举办个展。
1936年,《财富》杂志派旗下记者艾吉撰写经济大萧条专题稿,艾吉找到当时还在美国政府工作的艾文斯,邀他作为摄影记者与自己合作。同年夏天,艾吉和艾文斯深入阿拉巴马州,用两个月时间与三个美国种棉花的佃农家庭同吃同住,记录他们的生活。五年后,《勇者之颂》出版。遗憾的是,两人提交给《财富》杂志的专题稿却被弃用。
在艾吉辞世半世纪后,当年的手稿被他的女儿重新发现。手稿长达三万字,是经济大萧条之下三个美国家庭苦苦挣扎的真实写照。艾文斯当年拍摄的三十幅黑白照片,奠定了此书“美国经济和社会不公的史诗”的地位。
翻阅此书,读者穿越回美国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全文分为九章,从佃农的衣、食、住、行、工作、丰收季节、孩子教育、闲暇和健康等方面呈现典型的佃农生活。每章开篇之前,都有艾文斯拍摄的图片将读者的记忆瞬间锁定在那艰辛苦涩的年代。
艾吉平实而敏锐的笔触还原了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三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佃农必须将收成的三分之一上缴给土地主,作为承租土地的租金。他们将婴儿形象地称为“小茧子”。由于手头拮据,便把黑柳树皮磨成治疗畏寒的药物,用棉籽草药来医治头痛,用响尾蛇的油脂来制作医治关节炎的药。
艾文斯的黑白照如同静物写生般凝重,为他赢得了美国“最为卓越的记录者”的名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评论艾文斯“如同外科医生手术刀般”精确定格现代美国的万象。
艾文斯开启了美国摄影纪实风格之先河,他影响了无数美国摄影家,如海伦·莱维特、罗伯特·弗兰克、戴安·阿勃丝、李·弗里德兰德等人。他将文学中的灵感带入摄影,通过相机建立与世界的联系。
艾文斯的早期摄影作品深受欧洲现代主义影响,但他很快就摆脱了此种美学风格,并树立了个人的写实主义风格。四十年前,艾文斯接受出版人Lesile Kats的采访时就提到:“摄影的奥秘在于,相机是拍摄者个性和思想的体现。”他希望让被拍摄的物品自己说话,而拍摄者只是从观者的角度来诠释。此书中的作品就反映了他强烈的个人特质:忽略构图,去除“匠气”,从平实普通之中沉淀美国生活。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艾文斯的照片被视为其事业巅峰的代表作,也成为美国人对经济萧条的视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