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世界新闻摄影奖“荷赛”奖揭晓。美国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凭借一幅题为“信号”的照片,获得2013年度最佳图片奖,3名中国摄影师分获不同类别的奖项。
“荷赛”于1955发起,将荷兰的“银相机奖”摄影比赛扩展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并在当年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WPPH)。基金会每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一次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和展览,即“荷赛”。
作为新闻摄影奖项,“荷赛”以关注战争、死亡、贫穷、歧视为永恒的主题。而在素有“新闻富矿”之称的中国,“荷赛”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传播和更多的议论,也是众多新闻摄影者心之往矣的殿堂。而此次获奖的中国摄影师作品分别为自然、体育动作、体育特写类别。
“荷赛只是一个比赛,我们所期待的,一个在社会和文化上有建树的荷赛,对它而言有点儿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悦认为,尽管荷赛在公众层面有着很高的美誉度,但追溯它的发展历史,荷赛其实是一个非常“业内”的比赛。
任悦在其个人博客中写道:“对于1月拍新年,2月拍情人节,3月拍妇女节,一起去战场,一起去跑会,对于大家都按照一个节奏,一个频率生活的职业摄影记者来说,内容就是那个样儿,拼的不就是精美绝伦。荷赛从根本上看,是一个职业技能的比赛。你是这个圈儿里的,年终了就要把这一年的活儿拿出来亮一下。”
“荷赛应该摆脱专业新闻记者作为内容生产者的传统思路。”在摄影批评家海杰看来,本届荷赛不再那么重口味,用灾难迎合观众,它关注到新媒介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正如年度照片《信号》所传达的开放语义,让人们在了解了其背景后,更能获得启发和思考。
(文杰)
点评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新闻现场是视觉的孤岛,突发事件被路人用手机记录下来,数码相机使得摄影者更为大胆地展开视觉探索,这时候,新闻摄影的专业性究竟何在?有人说,荷赛近些年越来越艺术了,从用语意清楚的视觉信息来呈现新闻事件,到用多义的视觉语言来阐释新闻事件,这是荷赛为职业摄影记者搭建的一个新的具有“业内感”的壁垒,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
——任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我们不厌其烦地谈荷赛,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关注度高的比赛来谈新闻摄影当下的境遇。荷赛是个很好的由头,它引导了国内的摄影记者,却对转型关注不够,虽说此次年度大奖里正在摆脱暴力趣味,关注新媒介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但还是没有能摆脱新闻精英主义的那一套:仰拍、广角、精致。
——海杰(摄影评论家)
最初看到两个体育类的获奖作品时,感觉炫技和秀观念的印象特别重,而且与往年观念性表达的获奖作品如出一辙。而看到国外的摄影师却反而是更多的社会性题材、关注人类发展问题的硬题材。内心不禁要问,难道中国的摄影师就只能玩玩概念了吗?
——吴俊松(都市时报视觉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