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最早出现在国内对萨特《影象论》“image”的翻译中,萨特强调的是“image”的意向性,由此国内选用汉语“象”字,但汉语中并无“影象”一词,故这里的“影象”可看作是“影像”。国内在以电影为对象进行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时,常以“影像”命名,如盛希贵在《影像传播学》中为其做了详细的定义分析,认为虽然“影像”本义包含广泛,如影子、印象、迹象、画像、肖像、形象等,但就其本人研究所指包括静止影像的摄影和运动影像的电影、电视、电脑Flash动画、幻灯、数码等经由感光所成的像。
而“图像”这一范畴主要缘于国内对西方艺术史的翻译,通常作为image,icon,picture的指代,如“iconology”就译为“图像学”。后来在W.J.T。米歇尔那里,正式将“图像研究”引入,而米歇尔本人在使用范畴上是有所区别的,其最重要的三部图像著作中,《图像学》中使用“image”对图像进行侧重于本体性的哲学分析,而《图像理论》与《图像想要什么?》则倾向于使用“picture”来阐述图像的消费意识形态特征。在他看来,“image”更偏向是原初性的,不能被人为任意扭曲和修改,而“picture”则是具有实际商业或宣传用途的具体图像。
——摘自:孟建、苏状《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原载于2014年1月29日《新闻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