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富兰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根据照片场景来分析,街市两边的老屋,很有广东“骑楼”民居的特色,我初步判断最有可能在今天的虹口区。街市是弹各路,不要说1930年代,就是到1960年代,上海许多马路都是弹各路,徐家汇徐镇老街的弹各路甚至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初。画面上路中央空中悬着的酒旗很醒目,酒旗上写着“恒春高粱烧酒行”,边上有“恒春酒行”的酒铺,却是值得回味的。大家知道,上海这座城市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的“上海务”就是一个榷酒机构,然近世以来,随着开埠的步伐,上海人大抵沿袭着喝黄酒的习惯,对于高粱酒的饮用,却是有节制的。但是作为这个城市的贩夫走卒,做体力活的师傅,对高粱酒的需求,也许不在少数。所以,说这张老照片在虹口老街,也许是不无理由的。
上海对各地酒业并没有地方保护主义,各种商标的酒都可以来售卖,反而成就了大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说起“恒春烧酒”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嘉庆年间,有个叫汪穆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一个叫恒春的满人相识、相知成为至交。其间,汪穆因长期照顾另一重病好友而疏于学业,恒春深为汪穆的节操而感佩。后来汪穆落榜,回黔北茅村以酿酒为生,而恒春则为官从政并由山西巡抚升任云贵总督。时至咸丰末年,一日,总督微服拜访老友,而汪穆则以自酿好酒待之,为“恒春酒”留下美名,人世间的沧桑与沉浮,如今“恒春烧酒”已经看不到了,所幸这张“酒旗风”的留存也饱含着美好的记忆。
如今的美酒广告充斥在电视荧屏上,悬帜于市的做法,可能也不会得到工商局的批准。但那个时代的酒旗,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让其随风飘展。“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在中国是蔚为传统的。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广告设施所取代。不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酒旗风仍透着一种浓浓的中国韵味,申城酒旗风,给人以美感和想象,也诉说着上海景致的丰富多彩,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作者系华师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