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 日,美国传奇摄影师大卫·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因肝癌在纽约去世,享年 60 岁。大师们先后离世,让这个多事之秋来得有些猝不及防。(图为:来自大卫·阿姆斯特朗的摄影作品集《615 JEFFERSON AVE》)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懵懂的青年阿姆斯特朗最初在波士顿学习绘画。有一次,好友南·戈丁(Nan Goldin)拍摄人物肖像时请他当模特,他便为这一变幻光线中捕捉人物的技术彻底迷住,改学起了摄影专业。之后,大卫·阿姆斯特朗、南·戈丁、杰克·皮尔森这组初出茅庐的摄影“铁三角”,在上世纪 70 年代开创了先锋的“波士顿流派”,影响了整一代人的摄影风格。
翻阅阿姆斯特朗的作品集,不难发现,十七八岁的漂亮男孩占据了他人物摄影的八成。这些少年,仿佛是当年那个刚发现摄影天堂的阿姆斯特朗的万千分身,在摄影师最擅长的自然光肖像里重生—他甚至从不使用灯具,只依靠自然日光。所得到的效果,便是众口一词的“浪漫诗意”、“直击灵魂”。
阿姆斯特朗从波士顿搬到曼哈顿后,继续过着不羁的生活。他的第一份时尚差事,在新千年才姗姗来迟。当年 Dior Homme 的设计师,同样活在黑白肖像里的艾迪·斯里曼(Hedi Slimane),邀请大卫·阿姆斯特朗拍摄男装秀的后台。Dior Homme 的模特们是一群身材修长、面容精致的少年,这让此前很少涉足时尚产业的阿姆斯特朗轻车熟路。自此,时尚圈对阿姆斯特朗敞开大门,他先后为 Burberry、Bottega Veneta、Rodarte、Zegna 等拍摄秀场或时装片,不少时尚杂志也重金请他掌镜。
阿姆斯特朗片中的男孩们,眼中总透露一种绝望的渴求,有着强烈的“阿姆斯特朗”特色。难怪总有人将大卫·阿姆斯特朗的照片,与弗米尔的画相比。美国乐评人、策展人文斯·阿莱蒂(Vince Aletti)认为,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与普通的视角不同,阿姆斯特朗的肖像作品中有种悲悯的个人情感,仿佛摄影师镜头里是他的知己爱人。”
但大卫·阿姆斯特朗始终对时尚产业存有戒心。“在商言商,时尚摄影是待完成的工作使命,不会给你时间去思考,这便与作为艺术的摄影背道而驰。”阿姆斯特朗表示,他曾经像拍一部电影一样拍摄后台,而现在,许多品牌当天就要求提交成片。2010 年,大卫·阿姆斯特朗在纽约哈夫画廊举办“为男孩痴狂”(Mad About the Boy)摄影展,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摄影像色诱,要让模特在独处的亲密中释放自己。”
晚年的大卫·阿姆斯特朗总穿着破旧衣服,是布鲁克林谜一般的人物。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城同性社区的剪影,收录在 2012 年出版的摄影师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集《Night And Day》中。柯达时代标志性的色彩,记录了在艾滋病蔓延前那段流光溢彩的黄金岁月。
美国摄影大师大卫· 阿姆斯特朗曾引领了“波士顿流派”,并影响了 2000 年后的时尚摄影。怀旧,是阿姆斯特朗的作品最容易激发的情感。因为摄影师有太多从前的故事,不足为外人道。纽约专栏作家肯尼斯·米勒(Kennith Miller)感叹:“阿姆斯特朗是一位影响了时尚摄影的艺术家,可或许他最引起共鸣的一张‘肖像’,正是他自己。”(郑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