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1860—1868)前,瑞士丝绸商阿道夫·克莱尔(AdolfKrayer)因为工作原因,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上海,作为一家英国公司的丝绸监察员和采购员在中国生活了8年。
克莱尔喜好摄影,也喜欢和中国朋友一起去北京、江南地区旅游,收藏了不少晚清中国的影像,并有记录日记的习惯。等到他回国时,他至少已经收藏了近百张150年前的中国照片,勾勒出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风貌。
这些照片里,有好几张都是关于上海的,外滩建筑、苏州河、海关、龙华塔、嘉定城墙……这些上海地标建筑的最初面貌,在历史烟云中,被无比清晰地描绘出来。
对于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级商场随处可见的今日上海,这些老照片是属于城市的“家族史”,是城市的来路。它们就是这个城市持久不息的的活力与源源不断生命力的最好见证。
“前景如此美好,何不留给自己少许时间,感受150年前旧照带来的世间变迁。”—巴塞尔大学副校长爱德·康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