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文化系列杂谈之四:
文 董兴宝
随着基本居住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以自然奇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人们向往的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人们向往称奇,是因为园林中各种奇石的美态雄姿,显示重峦叠峰、涡洞相套、峰回路转等等,给人以种种遐思。而文人雅士的案头常见太湖石的奇美,山小相叠而峥嵘,孔微相透而通灵,是一种融谐睿智玲珑富贵的象征。赏石者情有独钟,甚至于痴迷。人们喜欢在园林和居室中增加奇石,并非现代人独有的爱好,而是自古以来的就有的传统,奇石与园林、居室有着原始的情缘。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园圃”(早期“园林”的名称)的出现,赏石文化才开始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正因为此,秦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奇石的文字记载,多局限于皇家宫苑和各种园林。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王朝的未央宫、上林苑,汉梁孝王的兔园(梁园)等,都用了大量的观赏性奇石加以点缀或堆砌假山。即使在战乱不止的东汉及三国、魏晋南北朝,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南朝建康同泰寺前的三块景石,还被赐以三品职衔,俗称“三品石”。南齐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其“楼、观、塔、字,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南齐•文惠太子列传》)。早在1986年4月,考古学家在山东发现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的墓葬,墓中壁画多幅都有奇峰怪石。其一为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内以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景石为衬托,其石瘦峭、鼓皱有致,并配以树木,表现了很高的造园、缀石技巧。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在不断地进步,人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仿造出各种奇异的园林、居室的装饰材料,现代制造的精美家具、家电等充斥在人们的居室内,但这并不影响奇石与园林、居室的悠久情缘,也不影响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追求,越是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中,人们似乎越渴望绿色生态植物;越是在高科技制造出的装饰材料面前,人们似乎越是奢求天然的奇石,而唯有天然形成的奇石,才能给生活在浮躁、吵闹的社会里的人们心灵上一些安慰,相信不久的未来,奇石将在园林和居室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