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
带路人:
谭伟彬(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负责人)
梁伙权(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
“广彩的地域性强,出了广州便无广彩。”所以在这行业内浸淫40年的谭伟彬说,像上世纪70年代曾一度以餐具出口的量产“盖模”广彩,现在已经很少。如今的广彩,色彩艳丽,金碧辉煌,多以人工手绘的高端礼品、艺术品收藏为主。收藏时,以量少工精、西洋技法中国题材为佳。
由于广彩从业人员少,目前只剩100多人。即便按每人每年出15件作品,一年也只有三五百件,所以升值空间很大。在2003年一件16寸广彩大师翟惠玲的瓷绘碟,当时只要4000元,10年后的今天已经在2万元以上,升值5倍。而一件好的作品,老师傅精益求精,往往画工需时颇长。谭伟彬就与一位老师傅订了一件三国志题材的广彩,两年了老师傅仍未画完。
广彩名声在外,作为特色文化“手信”十分相宜。因此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品相比,购买渠道较为丰富。陈家祠、泮溪以及芳村花鸟鱼虫市场等工艺市场集散地,都有很多广彩作品,不过质量好坏参差,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一些良好信誉的展销会、展览馆常设柜台,以及依靠行业协会背景所开设的陈列展厅,也可买到特色精品。
而近年来由于广彩逐渐受到藏家重视,拍卖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拍卖方虽未必会对作品的质量有专业保证,但会对权属人资质审定,也是入门者的其中一个渠道。不过谭伟彬提醒,由于广彩师傅年龄偏大,思想也偏保守,很多人并不热衷参评各种级别的工艺大师称号,因此有大师名号的固然好,还有许多并未封号的老艺人,高超技艺隐没民间,需要懂行的行家带路发掘。
铜器
带路人:
苏英敏(天程铜艺铺及铜声铜器 负责人)
卢俊成(紫彦堂铜艺馆 馆主)
此次广府庙会中,展场最大的是西关打铜器的档位,有20多平方米。紫彦堂铜艺馆是广东百家私立博物馆之一,它的主人卢俊成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落后,制造业不发达,普通人想拥有一件像样的生活用具成为奢望,但因为手工铜器的兴起,让奢望得到了实现。手工制铜铺在西关成行成市,龙津路、西华路、天成路都曾经是“铜器铺一条街”。紫彦堂里的收藏品,不少都是在广州收集到的。
事实上,传统打铜铺在广州,也几乎算是最容易找到店铺购买的传统手工艺了。这与当年恩宁路改造店铺搬迁引起舆论关注,以及天程铜艺新一代掌门苏仔苏英敏接班经营不无关系。当年几乎要经营不下去的传统打铜铺,如今成了恩宁路其中一块商业文化招牌,短短一条恩宁路上,就有十五六多家铜器铺聚集。从传统手工制作,到机器批量生产;从几十元的小件,到十几万元的纯手工打造“高级定制”;从日用铜壶铜盘铜锅,到大件的铜质家具、奢华摆设都能找到。本地年轻人来寻找时尚的传统气息,外地游客来闻名瞻仰,每天游人不断,带旺了一条街的铜器生意。
(文/林清清 曾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