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巨型海蚌壳在同安大同街道民宅内出现,总重超过170公斤。这是近百年前从新加坡运回的,所有者是同安历史名人陈喜亭。前几年,厦大教授上门考证证实,该海蚌为稀有的大砗磲,也被称为“贝类之王”。这对罕见的大砗磲,至今保存完好。
(文/图 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许梗桐)
花双倍价钱从海外富商手中购得
昨日,同安文史工作者许梗桐告诉记者,两枚大砗磲原本保存在陈喜亭的故居中,因几年前名人故居屡屡遭窃,转移至其他地方妥善保管,难得一见。他参与了大砗磲的现场测量,其中一枚较大者长82厘米,重87.5公斤;另一枚长80厘米,重85公斤。
许梗桐说,几年前,陈喜亭的后裔甚至都不清楚两枚巨型海蚌壳的具体身份,只知道是祖辈陈喜亭运回同安的珍宝。
经许梗桐牵线,记者联系上陈喜亭的后裔陈阳铆。他说,陈喜亭是新加坡侨商,100多年前有一回到苏门答腊岛,偶遇当地土著人捕捞到了两只巨型海蚌,每只150公斤以上(当时肉还在,比现在重很多),可惜被一富商先行买走。陈喜亭花了双倍价钱,从富商手中购得,并用两个红花梨大木箱装好,运到了新加坡,置放数年后,1914年运回家乡同安的故居。
【身世】
可能是雌雄一对
甚为罕见
许梗桐说,几年前,他陪同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周时强,探访了陈喜亭故居。专家经现场鉴定,终于揭开了巨型海蚌的身世之谜。这两枚砗磲产自热带太平洋大陆架深200米左右的海域,此物种由近代生物分类学奠基人、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命名。
周教授推测,两枚大砗磲可能是雌雄一对,如此巨大甚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经济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陈阳铆说,对祖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家族打算制作专门的玻璃器皿,密封存放,使砗磲得到最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