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洋
昨天,为迎接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及端午节的即将到来,“大漆的记忆—中国大漆髹饰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大展”在国家图书馆拉开帷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大漆髹饰项目”中的19个流派漆艺代表作品,首次聚齐在同一个展览。更难得的是,经过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整理,展出的238件作品首次与讲述它们漆艺历史的典籍文献“对话”了。
漆碗“用了”7000年
漆艺,在我国已流传7000年有余,这是漆器行业人们每每提起这门技艺的源流时,都倍感自豪的事情。不过,由于从没有专业的展览系统展示过相关典籍和文物,这些说法不免让人将信将疑。目前,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关大漆髹饰方面的中文文献342种(其中善本古籍文献90种)、外文文献150种。在“大漆的记忆”展览中,国图展出其中260种,涉及古籍善本、图录、现代著述、考古报告等,均为首次展出。
通过展览,人们看到文献记载,最早的“漆”字出现在《诗经》里。不过,这个字那时候并没有三点水的偏旁。它一木、一人、一水的结构,形象表现出割树取漆的场景。
此外,考古挖掘资料表明,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外朱内黑的漆碗,证明了漆器历史至少有7000年。现在,这样的漆碗是漆器中最常见的器物,依然广受欢迎,只不过,后世的漆碗大多是外黑内朱,算是一种变化。
“漆雕”原是姓氏
如果不是浏览展览上的文献,恐怕参观者还意识不到,当今的很多常用词语都来自漆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漆黑”、“如胶似漆”、“买椟还珠”这些词语不仅出现在文献里,表明它们与漆艺的关系,也被现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津津乐道。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来自江西鄱湖脱胎漆器公司的陈鸿富,对热情的参观者一边比划一边说,“石膏裹在木器上做成胎,刷上硫黄,再把夏布一层层缠上,等它干了以后敲掉硫黄,就完成了脱胎。‘脱胎换骨’,便来自脱胎漆艺。”
展览上,《论语》中的一册还记载,“漆雕”曾是一个复姓。原来,古代工匠以其世代从事的手工艺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现在,我国还有“漆”姓。展览介绍,与漆相关的姓氏还传到了日本,元代漆艺大师张成、杨茂的作品传到日本后,备受当地人推崇。后来,日本优秀漆艺从业者创造了一个姓氏“堆朱杨成”,将漆器工艺和两位大师的名字融为一体。现在,这个姓氏已经传到了第21代。
漆税曾是房产税5倍
如果说,春秋是青铜器的时代,那么战国、秦、汉就是漆器的时代。展览展出的汉代文献《周礼注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先秦时,我国已大量栽培漆树,由于经济价值高,政府甚至对漆业征税达到“二十而五”,也就是25%。可当时的房产税也不过才“二十而一”,也就是5%。
恐怕也正是由于漆业的繁荣,庄子一生中唯一的职业,就是曾为宋国漆园小吏,这后来被写入了《史记》。“宁为漆园小吏,不为楚相”,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漆器在隋唐以后逐渐退出普通人家的生活,成了高档消费品。至今,它依然价格不菲。就在昨天展览开始的同时,参展的1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向国图捐赠了17件漆艺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大小,几乎每一件都耗时近一年甚至更久,随便拿起一件,价格都在一万元以上。一位传承人感叹,“漆艺也是时间的艺术,能不昂贵嘛。”
此次展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将免费展至6月16日。该展也是国图中国记忆项目系列展之一,观众可同时在国图网站“中国记忆专区”内看到大漆髹饰专题资源库部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