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金银器饰起源于夏商周青铜文化,发展于汉唐宋元,鼎盛于明清民国,2000多年众多金银器饰遗存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从扬州近20多年城建工程中常出土唐以后民间银饰中可以看出,由于唐代的富庶,官家垄断的金银器饰开始从朝廷走向民间,以满足唐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出土的饰品主要是妇女用的金银钗、耳挖簪、美眉用的镊子等,这些物品造型简约朴实,不同于唐宫廷饰品繁复凝重的特点。据此,我们可以推定,作为民间私营性扬州银铺、作坊,从唐代始现,这是盛唐金银器饰工艺业发达和唐人富足后日益增长的美化生活需求的必然结果。
兼及北雄南秀的扬州银饰风格不同于中原银饰简约粗犷的风格,也不同于闽、粤银饰多薄片、镂空细腻繁复之特点,扬州银器饰不以富贵示人,而显格调文雅;不以气势逼人,而以精致取胜,造型清秀典雅,工艺精湛细腻,内容贴近生活。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银器饰制作还受文人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除银制生活用具外,银文案雅玩,头、颈、首饰也是主要品类。扬州银器饰制作工艺主要有熔炼、范铸,锤碟、炸珠、镌镂、掐丝、编累、焊接、镶嵌、点翠、烧蓝、錾刻、模压等,技艺主要来源于青铜工艺并借鉴玉石文化,传统特色浓郁。同时也受来自西亚、中亚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主题画意多为花卉瓜果、鸟鱼虫兽,佛僧仙道、人物故事等,内容是尽善尽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几乎包含了世间所有万物象征美好幸福、健康长寿的寓意。
在金银器饰中,金银器的档次大大高于金银饰,存世量极少。图1所示为清代凤把银酒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颇有唐代执壶风韵。壶盖形似古代将军头盔,高耸威仪,口沿与壶嘴成一线,壶身錾刻满工分为五区。第一区形似战鼓,由曲线三角回纹和菱形几何纹组合,中书寿字;第二区由三角线条夹花卉图案组成;第三区为主图,鼓腹面錾刻两部战国兵马车相对,马呈奔跑状,马背上战旗飞扬,车上载二士,尊者坐于伞盖之下,站者执斧杖叉腰而立;第四区珍珠地上錾刻十二朵如意云朵;第五区錾波涛浪花连接高足底。壶把是一只呈S形回首的凤凰。全壶包浆熟旧,品相完好。
图2所示清代银笔洗为圆口,腹为六曲葵瓣形,錾花鸟,手工制作,焊接点极好,至今盛水不泄。此笔洗比例均衡,线条流畅,无矫揉做作之弊,给人以恬静、舒畅的美感。六曲面錾刻的是吉鸟花卉图,鸟呈俯冲、飞舞、啼鸣状,腿部均取一腿蜷曲、一腿伸展似金鸡独立之势,活灵活现。花卉錾刻如工笔,手法熟练,构图巧思,刀笔干练、简洁、醒目。笔洗背面戳记为“扬州同丰”,同丰银楼位于今扬州广陵路皮市街西侧,旧称左卫街。古代笔洗一般以瓷质多见,银质笔洗极少见,非寻常百姓所能拥有。
图3为三足蟾蜍镇纸。古人以银质材料作镇纸不多见,此银质镇纸为传世品,年份应为百年向上。此镇纸最长处5.2厘米,最宽处3.2厘米,中心空,净重18.2克。蟾蜍三腿,暗喻稀罕,蟾蜍皮疣巧妙以凸圆圈点工艺表现,数条有序的粗线条栩栩如生,勾勒出头、眼、身部。蟾蜍前双腿紧贴地面,头部稍昂,鼻孔微突,目光炯炯凝视前方似已发现猎物,后腿蹬地大有一飞而发之势。虽然民间对蟾蜍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戏说,但古代文人常以蟾蜍为喜兆,成语中就有“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故以蟾蜍作镇纸寄托了文人渴望加官进爵的愿望。
图4为双鱼银质壶。此壶设计奇特,造型饱满,包桨古朴,为清代扬州银楼制作,造型有金代双鱼纹遗风。头尾相拥的双鲤鱼合二为一,鱼口微张,鱼尾外翘,形成敛口、鼓腹、束腰瓶状。锤碟加錾刻工艺,技法娴熟,鱼鳞以浮雕纹排列,四鳍翅突出醒目,极富生活气息和世俗情趣。(陈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