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从前有个大玩家,从花、鸟、鱼、虫到各类文玩把件,漆器、竹雕、书画、家具,是无一不玩,无一不精,无一不藏。大玩家除了收藏和玩之外,他的国学造诣也相当高深,正所谓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样样精通。这个大玩家不仅“玩物”,而且还“研物”;不仅“研物”,而且还“评物”。由此也出版了大量对玩件的评论文章。
大玩家的愿望就是让这些只能流传在市井手里的玩物宝贝、只能被称为“雕虫小技”的中国文化符号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在大玩家的众多玩物之中,他最爱的还是家具,尤其是中国明式风格的家具。为了表达他对明式家具文化、做工的喜爱,也为了让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工艺更广为人知,他干了一件“大坏事”,他出了一本名为《明式家具珍赏》的书。此书一经出版,一下子掀起了一股明式家具的热潮,由此带来了明式家具的原材料——海南黄花梨木材价格的一路狂飙。由于市场的需要,大批的商人一窝蜂地冲进了海南,收料、砍伐、连农民家里的老家具也不放过。海南黄花梨本身成材就极慢,在大量的消耗下供货严重不足,导致木料价格呈几何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是:当年那些喜爱明代家具、喜爱黄花梨的玩家们一下子变得一板难求。
这位大玩家就是有“京城第一玩家”之称的王世襄。我和他同样对这类玩物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面对玩件飙升的价格,同样感到无可奈何。不同的是,王先生爱家具,而我爱橄榄核。由此,我也做了一些“坏事”。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的“大坏事”还是要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核雕文化得到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进步。难不成要回到当年人们手里捧着康熙年代的瓷器排着队在文物商店找人收购的年代,还是要回到甘肃农民偷偷地把莫高窟里的文物卖到国外去的年代?回到那些老外们比我们更了解中国文化的年代?这才是真正的大坏事,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如此说来,现在北京的橄榄核价格是越高越好了?那就让我们再拿黄花梨和橄榄核雕刻作品做个比较。海南黄花梨全世界范围内只产自海南,而且成材极慢。加上明清时期的过度砍伐,数量已经极为稀少。采用海黄为料的明代家具除去本身的文化价值外,其材料也是极其珍贵的。这样的东西,甚至可说是产一件少一件。价格飙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回头看看如今北京市面上的橄榄核雕刻作品。材料是一种乌橄榄的籽,产自广东、广西、越南等地,产量丰富,因此材料本身价值并不高。橄榄核雕刻作品属于人工艺术,除了其文化价值外,就是人工价值。现在市面上橄榄核雕刻作品泛滥,而且水准良莠不齐,但是无论好坏,价格却在近年内急速升高。其很大原因不是雕刻作品难求造成,而是短期内供求关系急剧变化的不理性造成的。再加上雕刻作品供货源头的不规范,初级市场的混乱所致。其价格飙升的现象无异于拔苗助长。
在我看来,现阶段橄榄核涨价的总体情况其实是利大于弊。如何维护橄榄核市场稳定,保护玩家的利益?我认为第一,多学、多看、多交流。橄榄核雕刻者现在鲜有大师。除去须老、钟老这些老一辈的雕刻者外,大多数的大师都是自己封的。他们顶着大师的名号,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却不过只能算个艺人。新玩家很容易被大师的名头所忽悠,从而盲目跟风,造成短时间内某位“大师”身价忽然飙升。同时,玩家们要多从书籍中学习,多看看各类竹雕、根雕、绘画作品,从中获取艺术认知上的进步。同时多看展览,多看作品,和老玩家多交流。到时候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磨砺,原先的欣赏水平会逐步上升,原先的“大师之作”也“不过如此”了。第二,看好自己的钱袋。多问问、多比较、多了解之后再下手购买,市场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有钱的玩家不分青红皂白,一时冲动,看到喜欢的就买。第三,不要以投资的心态去购买。我碰到很多人问:“现在看某某某涨的这么厉害,您看谁的东西有潜力?”我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雕刻作品介绍给他。东西好、价格低,但是若是指望着涨价出手,我奉劝玩家们:也许您运气好成功了,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价格高的雕刻作品高价的原因只不过是它的雕刻者信口说的一个数字而已,根本就不具备真正相应的艺术价值。
最后咱们还是要来聊聊关于“机雕”和“代工”的事。“机雕”和“代工”这两年已经搅乱了文玩橄榄核市场,新的玩家面对越来越多的“机雕”和“代工”橄榄核雕无从下手。混乱的橄榄核市场需要玩家、商家、雕刻者的共同维护和整治。只有和那些鼠目寸光的雕刻者一样,想“趁这几年行情好捞一笔”的雕刻者才会想鱼目混珠。机雕应该不是雕刻大师的专利,面对那些卖代工、卖机雕的“大师”和他们解约吧。
(作者系知名收藏家、北京莲花居居主 姜跃进 )韩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