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教师,从事过工会工作,爱好摄影、摄像,喜欢收藏、集邮……11月2日,记者走近了这位人称“帽筒王”的奇人高大航。在他的家里,700多件帽筒、800多个漱口盂摆满了四面墙,令记者不禁啧啧称奇。
一辈子的爱好,从攒糖纸开始
高大航1952年出生在昌图县的一个古镇小村。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是一个收藏发烧友。“小时候吃糖,爱攒糖纸;后来大一些,喜欢收集烟盒烟标;再后来长大上学了,就把父母给的零花钱攒起来,跟同学一起集邮……”老高说,这些年下来,自己收藏涉猎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
老高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摄影。上世纪八十年代,照相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他就“下血本”购置了一台。也正是因为这个爱好,后来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因为能书能写会照相,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教师岗位被调入大东区总工会,负责工会宣传工作。”老高在工会工作了30来年,直到退休。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工作需要,工会专门有个文体部。”老高告诉记者,当年,市总工会文体部长邢国君也是收藏爱好者。有一次,老部长对他说:“小高啊,你收藏得太杂了,喜欢啥就可一样来,这样才能出精品。”至今,高大航都感慨于老部长的指点。从那以后,他便一心收藏起帽筒来。
为收藏帽筒,走村串户照相
“现在年轻人很少有知道帽筒、漱口盂是啥的了。”老高介绍,“帽筒”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初始,“帽筒”用于置放帽子;后来,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以制作工艺、制式、绘画等,饱含了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雅俗共赏的古董瓷器之一。“过去人串门,一进屋先看看帽筒,如果上面有帽子,说明主人在家;如果没有帽子,说明主人出去了。”老高把玩着他的心爱之物,说起他收藏帽筒的渊源。
“文革”期间,生活在农村的高大航和奶奶一道,将家里的“帽筒”、瓷瓶等10余件古董,用塑料布包好,悄悄埋在地下藏了起来。1984年夏,已经在沈阳定居的他想起了躺在地下近20年的“宝贝”,于是回到村里,将8个“帽筒”、3个瓷瓶挖出来。
如今,他收藏的帽筒数量已经达到了700多件,家里辟出一间专门的屋子存放“宝贝”,装在箱子里的不算,光摆出来的,便占据了除窗户之外满满当当四面墙。
“都是平时去农村、拆迁片儿或者古玩市场收来的。”老高说,20多年前,他经常扛着照相机下乡。“那时候不敢直接说来收东西,否则会被民兵当特务抓起来。”看谁家有帽筒子,他就主动给人家照相,过几天再把洗好的相片送回去。他送照片不要钱,村民不好意思非要给点什么,这时老高便会指着放在桌上的帽筒子说:“能不能把那帽筒子卖给我?”村民往往会说:“这个啊?赶紧拿走,送给你,放在家里碍事,还特容易被孩子打碎。”
妻子受熏陶,专门收藏漱口盂
墙面架子上不仅摆放着帽筒,还间杂着众多玲珑可爱的漱口盂,这是高大航妻子王颖的收藏。
“漱口盂俗称牙缸,也是那个年代的家庭生活必需品。旧时候人们不讲究刷牙,每天早晨起来冲一缸盐水,顺着牙缸的大宽嘴儿倒出来,一人一口漱一漱了事。”老高说,妻子受自己影响,和自己一起走村串户照相、摄像,收集“帽筒”。有一次,细心的妻子无意中发现陶瓷牙缸上的图案,与“帽筒”十分相像,便开始收集牙缸。至今,老高家里的牙缸已达800多个,其图案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文革”时期、仕女肖像、传说故事、动物花鸟等,已初具系列,与“帽筒”相依相偎,相映成趣。
如今,老两口退休在家,没事儿就爱逛逛古玩市场。一进去,老高和老伴儿兵分两路,各自寻找自己的心爱之物。
本报记者 吴佳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