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踪
古刹唐李庵位于邹平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麓,唐李庵所据之地,小山小水、谷小壑小,很不显眼。听守庵的老人说关于唐李庵的文字记载基本没有,只有《邹平县志》载:相传古有唐李二仙,修真于此山,故名唐李庵。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李庵玲珑精粹、曲径通幽、文脉昌盛,使得它远近闻名,且被赞为“鲁中第一幽境”。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泽云
古刹由来不详
皆是民间传说
从邹平县汽车站坐上1路公交车,约一半路程后便能看到一群绵延起伏的山脉,下车后正巧遇上在这些山脚下居住的老人。“这是樊家村,那边是鲁西村、鲁东村。唐李庵就在那山里啊,我们晚上吃完饭没事儿就爬山,这里空气好,住在我们这里的人都长寿啊。”老人笑呵呵地说。
抬头望近在眼前的群山,山虽都不高却透着一股仙气儿,使人不由得想上山。山路很好走,显然已经被修过,一些建筑现在也荒废了。走着走着,记者被一处宅子深深吸引了,宅前是小桥,可惜桥下没有流水,宅子四周种植了一些林木,还有蔬菜,看着这青砖白墙围起来的仿古宅院,瞬间觉得时光倒流,使得自己置身于古代。
“有人吗?有人吗?”看到院子里还有自来水管,记者相信这里肯定住着人。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名叫刘桂香,今年78岁,“俺老伴儿是第一个看守这唐李庵的人。”边说边拿出了1988年1月份惠民地区文化局颁发给她老伴儿李家鹏的“全区文物保护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可惜她老伴儿早已去世,留下她跟50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出门后往西边走,就到唐李庵了。”刘桂香说。
顺着老太太所指的方向,走路不到5分钟便看到了滨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给唐李庵竖立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再走十几米,便来到了唐李庵大门前,大门谈不上宏伟,却玲珑精致,处处散发着古香古气。现在看守庵寺的76岁老人李家盼告诉记者,“九几年的时候我儿子作为木匠来修缮这唐李庵,修好了之后也没有人看管,我就来了,我家就是这山下鲁西村的。”
“都说是兴建于隋唐时期,但是没有文字记载,碑记最早的一次重修是明朝隆庆年间,这样算起来,也有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这唐李庵的由来,李家盼一再强调,都是民间传说,不晓得哪个版本是真是假。
据李家盼介绍,唐李庵主要有两个传说流传至今,一是因为当年有一个姓唐的和一个姓李的高人在此修炼,为纪念二人得道成仙,故名“唐李庵”。“你看,这石碑上,也是这样记载的。”李家盼指着大门外东墙上石碑上的文字说。
二则是传说这事唐朝的一位公主所建,传说这位公主是李世民的一个远方妹妹,这位公主生性与世无争,见到李世民与兄弟间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厮杀,心里很是难过,于是她便决定做“和事佬”,但是没成想反而造成几位兄长都对自己有了很深的误会,使得她心里很难过,于是她便决定云游四海,远离皇宫。一直到她老年的时候,经过此地,觉得是个安身养老的好地方,便修建了庵寺,因为建造于唐朝,自己姓李,因此起名曰“唐李庵”。
玲珑精致被赞为
“鲁中第一幽境”
山不高而秀雅,林不广而茂盛,曲径通幽、玲珑别致,站在唐李庵大门前,感觉这里真是一个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圣地,被赞为“鲁中第一幽境”,一点也不为过。
唐李庵大门像大多数古代建筑一样,青砖青瓦的屋檐与墙壁,红色的大门,不同的是大门前有亭亭玉立的松树,像是守护庵寺的卫士,走上前去一看,这两个松树被称为“哼哈二松”,据碑刻记载,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齐东县王进宅所植。
在唐李庵大门东西两侧的墙壁内,还各有两块石碑,记载着唐李庵重修的历史。按年代依次为明隆庆元年(1567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嘉庆十一年(1806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前后共278年。明隆庆以前,已无文字记载。
走进唐李庵,其庵寺面积非常小,院中有三株擎天古松,据碑文记载为嘉庆十一年(1806年)张珣所栽,已近200多年,原为四株,其中一株“文革”时被伐掉,今余三株挺拔青翠,又称为“三义松”。
唐李庵院内有大殿及东西偏殿,大殿屋脊梁、角、檐均有双龙和吻兽,殿内的房梁上都刻画有龙的图案。“这个图案是至今保存比较好的,为什么说这是个皇家寺院呢,估计就是和这个房梁上龙的图案有关系。”李家盼说。在东殿内,还有彩色征战图,可惜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但是依然能看清人物、战马等图案,此壁画想必是出自画功了得的画师之手,可谓巧夺天工。就在这壁画附近的柱子上,还写着“破四旧”等字样。“他们来修庵寺的人想把这几个字去掉,我不让,这就是历史的见证。”李家盼指着这几个字对记者说。在西殿内窗户上方墙壁上,刻画有只“动虎”,此虎的姿态像是不动的,但是从眼睛里却能看出它在“动”,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听李家盼讲,这是明代的作品,可谓是珍贵的文物。
仔细瞅唐李庵这座建筑,真是精致至极。“这庵寺的主体没动过,只是修了修屋顶,现在这样的砖瓦也很少了,有些都是从山下老百姓废弃的房子中捡来的砖瓦。这些有多少块,文物局都是有数的,你看这些,都是镂空的,现在重修的那些就不是了。”李家盼带记者到大殿屋后指着原有的屋脊说。每个屋檐还刻有虎头、狮子、蛇等图案。
依托人文景观
开发唐李庵风景区
如今唐李庵最古老的,要数千年文冠果树,相传是唐李二仙所植。这棵文冠果树原主干粗壮高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经历史的沧桑后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现在发出的新枝,每年依然开花结果。除此之外,唐李庵还有明代传流至今有四样宝物:一是东西配殿的横梁彩绘和壁画,二是隆庆元年的碑刻,三是法师手植桧柏,四则是女菩萨丁香树。庵寺南边的一株虬曲苍劲的丁香树,相传距今已近五百年,人称观音菩萨丁香树。
2001年6月,邹平县委县政府将唐李庵列为全县旅游开发的试点工程,由县建筑集团公司负责投资兴建,依托唐李庵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文景观,充分利用优美的山水林木进行环境造势和建筑造景,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强化园林绿化的环境营造。突出“幽”的环境特征,深化“寺”的人文内涵,营造“静”的佛理禅境,依照历史资料,对风景区景点进行了复原性开发建设。
唐李庵风景区内新落成的杏林塔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蕴含了传说中的二仙之名,弘扬其广植杏林的善举,唐李庵附近,漫山遍野的杏林,相传是唐李二仙所创始。建造杏林塔,选址金牛山,大有讲究,这座山原叫礼山,礼参寺庙佛祖之意。对唐李庵来说,这座金牛山是一面使庵寺与闹市隔绝的屏障,倘若没这山,唐李庵难以形成四面环山的封闭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