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喝腊八粥,又见剪窗花……曾几何时,每到春节,一幅幅喜庆吉祥的窗花便在民间巧手的剪刀下诞生。
潮起潮落至今日,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不少百姓家的习俗,人们通过吉祥喜庆的图案烘托年味,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但是会剪窗花的手艺人却越来越少,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文化内涵逐渐走进了藏家视野。
一只大公鸡剪出一生缘
一分钟剪出四面相连的立体“春”字;三分钟剪出四只栩栩如生的蝴蝶……1月25日,在新疆剪纸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林贵福的工作室里,他拿起一张红纸折了四下,随着手中剪刀上下翻飞,现场给记者秀起了他的剪纸功夫。
1967年出生于甘肃平凉的林贵福从未想过自己会与剪纸结缘,更未预料到自己竟在剪纸路上一走就是二十余年。
高中毕业后,林贵福因绘画特长而被“特招”进了部队,1992年6月的一天,他心血来潮用红纸剪了一只大公鸡贴在了床头,本是无意之举,却被部队领导看中了,“手艺不错,建军节搞场个展吧。”
就这样被“赶鸭子上架”的林贵福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剪出了百余件作品,并在部队举办了首场个人剪纸展。
“个展一展出就得到了部队官兵的好评,尽管听到不少‘手真巧,哪个女兵剪的?’的评论,但仍很有成就感。”林贵福第一次觉得剪纸原来也是件有趣的事。
林贵福说,小时候,家里所有的女眷逢年过节都要剪窗花,因为好奇就坐在旁边看,偶尔也会动动剪刀,谈不上喜欢,更多的应该是好奇、好玩而已。
办完个展后,林贵福的剪纸手艺在部队有了名气,也与剪纸结下了缘,研究、整理、创作剪纸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林贵福经过探索研究掌握了套色、染色的剪纸技法,使剪纸作品色彩不仅仅局限于大红色,同时,通过摸索将剪纸和纸雕技法结合起来使得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平面表现形式,有了立体效果。
不过,贴窗花还有不少讲究,林贵福说:“就像福字倒着贴谐音福到了一样,剪的圆形窗花贴到窗户上,方的吊签贴在大门头上,一般并排贴五个,是五福临门的意思,鱼的吊签,贴厨房门头上,意味年年有余。”
剪纸艺术品价格倍涨
“春节窗花、婚嫁喜字、旅游纪念品……现在,剪纸除了传统的婚假祝寿领域仍在沿用以外,也有民风民俗、交际礼仪等题材,剪纸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林贵福说,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美的艺术享受。
临近春节,乌鲁木齐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各类年货摆上了货架,卖鞭炮、对联的吆喝声越来越响亮。窗花也不示弱,不论是街边小摊还是年货柜台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除了为春节添彩外,剪纸已由窗花逐渐发展成艺术品,身价也截然不同。
近日,记者从街边零售窗花的摊主处了解到,现在单张剪纸窗花的价格因材质、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价格主要集中在每张1元到3元间,而剪纸进入艺术品市场后价格则涨至百余元至千余元不等。
“相比窗花等普通剪纸作品,艺术品的创作,花费的心思自然要更多,琢磨构图、色彩搭配、装裱等,剪起来也更费时劳心,一幅好的剪纸艺术品甚至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林贵福说,纸张、题材、创作手法、作品的稀缺性、剪纸艺人的知名度等都是决定其身价的重要元素。
据悉,在2006年,中国的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剪纸实物是1959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南北朝时期的剪纸,现收藏于自治区博物馆。该剪纸不仅保存非常完好,而且构图对称、画面均匀、线条流畅、美观大方,完全可以和现代民间剪纸相媲美,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批剪纸艺术品。(记者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