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柏枝桃木保平安新春家家必备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柏枝桃木保平安新春家家必备

柏枝桃木保平安新春家家必备

作者:佚名      文玩杂项编辑:admin     
清 薛渔 《柏鹿图》(中国画) 清 薛渔 《柏鹿图》(中国画) 桃符 桃符 桃木剑 桃木剑

  文/图 钟葵

  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人都在门上贴用红纸写的对联。很多人不知道,春联源于桃符,古代的桃符上画着神荼、郁垒的神像或写着二神的名字,因传说鬼最怕桃木,神荼、郁垒二神捉鬼的利器就是桃木剑和用桃木造的弓;柏树也有辟邪的含义,人们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常喝柏叶酒,或把柏枝插在瓶子里。此外,有驱毒辟邪含义的植物还有艾草、菖蒲、茱萸等。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和重阳节插茱萸已成为我国民间流传至今的习俗。

  食人魍魉惧怕老虎柏木

  不管是哪一种吉祥物,其吉祥寓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植物类吉祥物也不例外,如柏树,它既是长寿的象征,也有辟邪的寓意。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魍魉的妖怪,无恶不作,尤其喜食死人的肝脑,许多尸体都遭到魍魉的侵犯。这魍魉不仅神出鬼没而且灵活无比,人们难以防范。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魍魉十分惧怕老虎和柏树,所以古人就开始在墓地旁立石雕老虎和种植柏树。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一书记载了另外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即秦穆公时有人挖地得到一个像羊的东西,这人在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子。小孩子告诉这个人,说这东西叫“蝹”,经常在墓地里吃尸体的脑袋,如果想要杀掉它,必须以柏树东南面的枝条插在它的头上。所以从秦穆公之时人们就开始在墓地旁种植柏树。两个故事虽然略有差异,但都表明古人相信柏树有辟邪的作用。

  正月初一饮柏叶酒百邪难侵

  古人认为柏树不仅可以保护死者,还可以保护活人。人们经常将柏枝截成人体一般长短,放在床头,以防鬼魅侵扰。或者折柏树枝插在瓶子里,希望能辟邪保平安。每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喜气洋洋,欢歌笑语,张灯结彩,宰猪烹羊,以各种形式进行庆祝,而一些妖魔鬼怪也在这个时候来凑热闹。为了防范它们,人们用柏树叶浸酒,据说喝了柏叶酒百邪难近。遇有妖邪之处,以柏叶酒喷洒,妖邪即散。

  桃树也一样,有多方面的寓意。“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桃花在传统文化中多与爱情、人缘有关。《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这是一首祝贺新娘的诗,作者用美丽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娇容。桃花运代表爱情运,春节时,青年男女会在家中摆放桃花以求桃花运。中国古代传说经常提到,桃是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水果。据说西王母的花园里种着一种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一枚可增寿六百年。当仙桃成熟时,西王母就邀请众神仙前来参加蟠桃宴会。《西游记》中孙悟空看管的桃园,出产的桃子人吃了可以立刻成仙。

  除此之外,桃木在传统文化中还有辟邪的含义。据《山海经》等书记载,桃树为夸父的手杖化成,来历不凡。夸父曾逐日,终于在禺谷把太阳追上了,但口渴难忍,喝干了黄河之水还不解渴,于是北上大泽,结果还没到就口渴而死,弃其手杖,手杖即化成桃树林。

  古人还认为桃木为天上的玉衡星散开而生成,为“五木之精,能厌服邪气,制御百鬼”,故桃木又有“仙木”之称。《本草纲目》说:“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淮南子·诠言训》称:“羿死于桃棓”。高诱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羿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箭手,帝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一齐出来,晒焦了庄稼,枯死了草木,羿用弓箭射掉了九个太阳,天下百姓才得以安宁。他有一徒弟名叫逢蒙,因嫉妒老师技艺高强,在一次打猎时,逢蒙趁羿不备,用早已准备好的桃棓将羿击杀。羿死后,民间将他尊为“宗布神”,其职责是统辖天下鬼魂,使它们不敢妄为害人。

  战国时新春门前立桃人驱鬼辟邪

  桃棓能击杀羿这个万鬼首领,于是成了制鬼驱邪的象征物,用桃木制成的各种器具纷纷出现。如《礼记·檀弓》记载:“君临臣丧,以巫祝桃列执戈,鬼恶之也。”“桃列”是以桃木为柄的扫帚,古人认为用此可以扫除不祥。《左传》也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之说,即用桃木造弓可消灾辟邪。战国时,每逢新春佳节,人们用桃木制成偶人(又称“桃梗”、“桃人”)立于门旁,用以驱鬼辟邪。也有人则将桃枝插于户旁,此后,这种习俗便一直沿袭下来。

  《晋书·礼志》记载:“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这里的“桃符”,即桃木板,上面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或名字。

  神荼、郁垒是传说中恶鬼的克星。《风俗通》引《黄帝书》:“神荼、郁律(即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居度朔山桃树下。”《历代神仙通鉴》卷三称:“一名郁垒,一名神荼,兄弟二人,惟能执鬼。山(即度朔山)有二门,西南曰神门,神荼守之,凡有邪神入山偷桃,以木剑砍其颈,桃枝贯其腮,投海中以毒龙为饵。东北曰鬼门,守以郁垒。若贪饕之鬼上树残食,即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山坳与猛虎食之。俱以十壮士为副。”所以人们于除夕时悬挂桃人、苇索,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二神和虎的形象,用此方法来驱鬼辟邪。后来干脆将二神和虎的形象画在大小门上,或在门上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于是,神荼、郁垒便成为最古老的门神。

  到了五代,桃符开始演变成春联。即在桃木板上题写对联。五代时蜀国国君孟昶于每岁除夕,命翰林学士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庆贺新年的到来,后来又亲自操刀。《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所题的联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春联。至宋代,一些文人士大夫仿效孟昶在桃木板上题写对联,但此习俗只流行于宫廷和文人士大夫家庭。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新春之日,所有公卿将相之家,门上都要题写春联。不久,一般平民百姓也在门上题写春联,以增加节日气氛。自此以后,题写春联便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

  春联由写在桃木板上转而写上红纸上,也自明初起。人们之所以用红纸,据说是因为过去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年大年三十就出来虐人害物,但它畏惧红色,人们就用大红纸来吓唬它。由题桃木板改为写红纸,简便得多,所以人们都乐于接受。

  手执艾旗招百福 门悬蒲剑斩千邪

  按古代习俗,新年到来要喝柏叶酒、插桃枝、题写桃符。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在门旁悬挂艾草、菖蒲。而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要佩戴茱萸,把茱萸挂在门上,或放于井中。

  艾草,又称香艾、家艾、艾蒿。以艾叶入药,可治关节痛、神经痛等病。因艾叶有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房屋前后种艾草。农历五月俗称“毒月”,五月初五为“阳极之日”,又叫“天中节”,正是各类毒虫邪气活跃之时,因此人们采集艾草,晾干后束成人形,悬挂在门上、窗上,以驱毒辟邪。据晋代《风土记》记载,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艾草编成虎形,或者用彩布剪出一个虎形,然后把艾叶粘上去,这样编成或剪出的东西称为“艾虎”。妇女把艾虎别在发际,男人把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

  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医用可健胃、止痛、止血。民间相信菖蒲能辟邪,亦可延年益寿。因菖蒲的叶片呈剑形,古人认为其生长季节使菖蒲吸收了“百阴之气”,可解“阳极之毒”,因此菖蒲也被视为端午节的吉祥物。每年端午节一到,人们就把菖蒲编成人形,挂于门上。或编成剑状,称为“蒲剑”。艾虎和蒲剑,具有相同的吉祥含义,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并有消灾辟邪的吉祥含义。在古代,九月九有爬山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古人之所以认为茱萸能辟邪,与一个传说有关。据传,汉代汝南的桓景随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现你宜急回,令家人制作茱萸囊,系于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此祸则可免除。”桓景回家,照此行事,举家登山,至晚方回。回到家里,则见鸡犬牛羊暴死一地,这才知道费长房所言不虚。

  后来,人们到了重阳节这一天,必相约为伴,登高远眺,佩戴茱萸,以避灾祸,这种活动称为“茱萸会”。为了祛邪辟灾,人们除了在手臂上佩戴茱萸外,还把茱萸插在头上,或挂在门上,或放于井中。据说,这样邪毒不近,饮水永无瘟疫。

  《吉祥艺术》版逢周日见报。来信可寄: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 钟志荣  邮编:510121 邮箱:[email protected]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藏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