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蒋隽 实习生 关晶晶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实习生 梁钜聪 4月15日,广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结束公示,77个市级非遗项目中,共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市、国家三级代表性传承人都空缺。
非遗传承人为何空缺?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濒临失传,没人再从事这个行当,例如檀香扇;有的是连“掌门人”都不够资格评上传承人,例如莫家拳;有的是因为利益纠葛,谁也不服谁,例如醒狮扎作。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吁市民,“欢迎出主意、提建议,寻找有效保护濒危非遗的办法。”
濒临失传
檀香扇:大师尚在,手艺已绝
檀香扇是中国四大名扇,73岁的余润明是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的唯一一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是广州第一位檀香扇工艺大师,如无意外,也将是最后一位。因为他已不做檀香扇13年,目前广州已无一人制作檀香扇。
“广州现在已经没有人做檀香扇了,我走了,这门技艺就绝了,30年前我就跟厂长说,不要让檀香扇死在我们手上,30年过去,不幸言中。”说这句话时,余润明脸上没有悲伤,只有黯然接受的平静。
余润明祖居广州大新路,17岁入行。他说,广州是工艺檀香扇的发源地,曾辉煌一时,可惜如今再没有一把扇制作出来了。他介绍,广州檀香扇以拉花为特色,就是用特制的锯条拉锯出花纹图案。这种极薄的锯条只有两张纸叠起来那么薄,要在檀香木扇页片上拉出20到200多个洞目作表现图纹,真是巧夺天工。余润明怅然感叹:大师当上了,可赖以支持他整个生命的行当却消失了。
而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梁伙权、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副总经理林炤都肯定地告诉记者:“广州已无一人制作檀香扇”。
广州唯一檀香扇企业已于1999年停产,2000年倒闭,其存货和机器都归入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没有生产了,只剩几千把存货在卖,卖一把少一把,舍不得卖啊!”林炤感叹。
市场小、价格不高,是无法支撑檀香扇的最主要原因。即便在广州檀香扇已无人生产的境况下,现有的檀香扇一把的售价也就是680元~1280元不等。
对于带徒弟传承自己的一身技艺,余润明已经不抱希望,“十几年前就没人学,如今更没有。而且我现在眼睛不行了,就算有人学,看不见怎么教?”如今他也无意参评非遗传承人,“带不出徒弟,怕对不起国家。”
木鱼书说唱:唯一懂的也是半路出家
同样即将失传的还有木鱼书说唱,德国大文豪都曾看过的木鱼书,如今在广州也几乎无人会唱了,市、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全部空缺。唯一的一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是荔湾区少年宫老教师、70多岁的崔大纶老人,他也是半路“出家”,“2004年荔湾区文化交流协会带我们到增城找龙舟说唱的老人学习,自此结缘。”
木鱼书说唱有何文化价值?中山大学古文献所所长黄仕忠教授及其博士生研究认为,木鱼书在语言上粤味十足,在内容上粤风浓厚,综观木鱼歌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了解近代广府文化的面貌,更深入地探讨岭南社会发展的轨迹。其次,细读木鱼歌的唱词,串联其韵脚用字,拣选归纳其粤方言特有字汇,能够得到一个近代粤语的语言资料库,为粤方言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再则,木鱼书作为广府地区民间书坊出版之大宗,剖析其在出版上所呈现的特点,也能够为广东近现代出版业研究提供极好的注脚。
“木鱼说唱,是清歌缓吟的演绎形式,在生活节奏快速、娱乐样式多样的当代社会里已经近乎没有被欣赏的空间,实际也就失去了存在发展的土壤。”黄仕忠说。
传人难选
莫家拳:“掌门人”都不够格当传承人
莫家拳是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之一,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也是广州市除了咏春拳之外的另一项非遗保护项目。让人奇怪的是,莫家拳的“掌门人”都没通过此次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
莫家拳的“老掌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教授林仲伟是广东唯一的全国武术九段高手,不过老先生已98岁,说话都困难,不能出任传承人,因为广州市在评选非遗传承人时有这样两项标准:一要求传承者具备精湛技艺,二必须有能力进行传承。第二个标准是林仲伟未能入选的关键原因。
几年前,林仲伟已将掌门之位与所有拳谱传于嫡传弟子张国琛。43岁的张国琛12岁学艺,13岁正式拜师,如今已是广州莫家拳第6代传人、广州市武术协会莫家拳会会长,成为“新掌门”。
正值壮年的张国琛落选莫家拳非遗传承人令人不解,据记者了解,在张国琛提交的传承人申请材料中,多次提到其亮点在于改良,而“改良”恰恰是导致其落选的“致命伤”。
评选出此次传承人名单的评委团成员解释,非遗传承人申请要求传承人必须是原生态传承技法,但是张国琛所展示莫家拳被认为改良痕迹较重。不过,评审团专家认为,张国琛只要系统展示莫家拳原生态技法,并且深入挖掘史料,日后依然有机会当选传承人。
醒狮扎作:利益纠葛选不出代表人物
醒狮至今是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乾隆年间就已有醒狮扎作的专门作坊。如今醒狮扎作并不濒危、也有手艺过硬的继承人,可也是三级传承人都空缺,让人纳闷。“因为推选不出一个业内共同认可的代表性人物,所以没法申报传承人”,越秀区非遗负责人介绍。
如今的越秀区大新路,就是广州醒狮扎作最有名的一条街,街上有三四家醒狮扎作店,每一家都来头不小,都是做了几十年的老字号,生意红火。
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正因为生意好,因此谁当上非遗传承人不单是荣誉,也牵扯到利益,“当上非遗传承人,肯定有很好的广告效应,对生意竞争当然有好处,所以谁也不服谁,谁都不愿推荐别人。其中三家还是三兄弟,但兄弟之间都不能达成一致推举出一个代表人,何况整个行业?这个行业也没有行业协会,大家的技术也都差不多,没有特别有威望、能力压同行的老前辈。”
其他原因
多种制作技艺:技术归属企业不再归个人
三级传承人空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凉茶、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广式莲蓉饼食制作技艺、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端午午时茶、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粤菜烹饪技艺。
广州市非遗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非遗项目大多数属于企业,例如莲香楼、广州酒家、敬修堂药业等,传承情况都很好,甚至发扬光大,相关秘方、技术不再归属个人,而是集体掌握,因此企业较少推荐个人作为传承人。
传承人空缺的非遗项目
木鱼书说唱
莫家拳
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
醒狮扎作
凉茶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
广式腊味制作技艺
广式莲蓉饼食制作技艺
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端午午时茶
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
粤菜烹饪技艺
如何保护
请市民“支招”救濒危项目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艳表示,对于濒危的非遗项目,他们也在考虑如何挽救,“一般先保存、记录下来”,例如木鱼书说唱,他们已经计划像专家建议的那样,进行项目招标,集中社会力量共同保护。
但是,对于檀香扇这样的“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因为不可能靠文化部门给它创造一个市场。”黄艳表示,欢迎所有市民、社会各界都来出主意,提建议,寻找有效的保护办法。